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文言文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考察在全国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中占据了较为可观的分值,由于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限制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课程授课时效率不高,为探究如何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将从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教学中的策略分析两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策略分析
引言: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具体表现,蕴含着我国灿烂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古代历程,是现行教育体系下高中学生在语文科目必须掌握的内容。但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普通话语言体系差别较大,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及阅读理解训练时困难系数相对较高。面对新课程标准在高中语文中的不断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重点加以引导。
一、文言文学习现状
在我国现行语文学科教育体制下,学生从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古诗词及部分经典文言文(例如三字经、百家姓、中庸、大学等)进行学习,故高中学生在文言文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和知识面广度考察难度提高,而文言文本身具有词义内涵丰富且多变,行文方式简洁精炼、多音通假泛用化、古今异义等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高中文言文晦涩难懂,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曲解文意等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习惯于逐字逐词对文言文进行拆解和精讲,向学生讲授每个读音、用法、含义。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进行文言文课程学习的难度,掌握了该节课所学习的文言文篇幅,但也占用了教师绝大部分有效教学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而学生把课堂上的宝贵时间都用于埋头记笔记和添加标注,没有对所学知识即时进行理解和记忆,课后进行复习时又是一头雾水,也阻碍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落实。另外,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有些教师会迎合高频考点和考情分析对文言文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不作考察的部分一带而过甚至完全忽视,使学生机械性背诵常考的词句,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可以较快速地掌握考点,但忽略了文言文的文化背景和整体性,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结合时代背景设置情景引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明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求知,才能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该文言文所处时代背景,适当向学生加以讲述,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文言文所言为何,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出师表》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刘备病死时,将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在蜀汉兴旺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统一,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在临行前作《出师表》以明志的情景,将学生的思绪带回三国时代的战火纷飞,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掉转课堂模式互换师生角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课程安排紧凑集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和文言文学习时,学生容易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面对新学习的文言文,教师在完成背景和内涵简介后,让学生自由分组学习讨论,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对教师的提问,例如:这句文言文如何翻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词语的用法有什么特殊性?由指定学生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在课堂上间或穿插这种教师提问学生讲解的角色互换,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的人文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有效提高课堂讲解的效率。
(三)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文言文诵读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之于当今社会虽不完全符合当代教育形式,但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诵读仍然不失为一个颇具优势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断句方法和规律,加深文言文记忆方便背诵默写,培养古诗词及诗文层面的语感,有助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掌握。为了节约时间,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例如晨读、课间进行文言文诵读,既可以转换思维,又能巩固文言文学习成果,避免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通读全文或者进行背诵等教学任务。长久以往,就能有效提高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势必会对语文教育投入更多的关注,尤其是沉淀了数千年灿烂文明的文言文必将在未来绽放更大的光彩。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实效性,培养有民族使命感和文化自豪感的新一代中国青年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兰钦.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15(5):51-51.
【2】杜森英.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开心素质教育》,2016(2期):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