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常容易出现人口密度高之下的房屋供须紧张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产生的危害较大,不利于建筑物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因此需要城市建设者对于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继而参考调查所得的数据信息,完成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工作,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引言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速度持续提升,城市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只有两方面互相结合,才能对城市化的推进起到更加有益的作用。所以,国家需要合理科学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在保证城市规划合理进行下使建筑设计融入进去,促进两者共同进步。本文通过分析两者之间关系,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以及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1城市规划基本思想
1.1国外城市规划思想
在19世纪,国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扩展迅速,。为给居民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著名的英国设计师霍华德创造出了“田园城市”的观点。以公园为中心,城市城区呈辐射状向四周扩展,中间以6条主干道隔开,在城市外围种植一层树林作为隔离带,城市外设立工厂和仓库。但这种方法限制了城市的无限发展,不能满足众多的人口需求。英国建筑师恩维提出了卫星城镇的观点,在主城周边建立副城,作为居住或工作的场所。这种将工作区和住宅区分开的方式,可以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可以有效减少混乱的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20世纪,现代建筑运动兴起,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在这一时期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1933年《雅典宪章》发布,对生活、生产、游乐、运输等城市功能做出了规定,呈现出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如在市中心修建高层建筑节省占地面积,建设人车分离的高效交通系统,保证植被覆盖面积。
1.2中国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格局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改变。中国城市规划起源于夏商周时期,西周洛邑城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城池;战国时,采用外围城市护卫内城的城市布局,即“郭”护卫“王城”,呈现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社会现象;秦汉时,对城市进行了简单的功能区规划和具体道路设计;唐朝时,以皇宫为中心,采取中轴对称的方式建筑长安城;元朝时,仍以皇宫为中心,中轴对称建立三套方城。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都是以皇帝居住的皇宫为中心建立城池的,体现了皇权至上,护卫皇权的特点。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开始改革创新。南京和上海都是以方格网道路把城市分开,将不同的方格设置为不同的功能区。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国引进西方城市的建筑理念,将“有机疏散理论”与“邻里单位”组合起来。将城市规划过程分成整体设计和细节规划两部分,使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系数来对城市居民情况进行概括,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2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者关系分析
2.1尊重城市规划的首要地位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项内容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与作用,所以城市建设者与建筑设计者在了解三项工作内容及内涵后,需要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价值,始终尊重并坚持城市规划的首要地位,在该项工作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城市规划属于空间地域规划工作,要求规划工作完成后,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之后工作人员才可以继续开展城市设计、建筑工程设计等工作,所以城市规划工作居于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的首位,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规划工作期间,对城市各个功能分区、交通主干线分布、建筑物构造与数量、建筑材料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结合调研数据编制城市规划方案和决策,并且邀请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的专家学者来对规划方案及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如果专家找出问题,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再次对方案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编制而成的城市规划方案有着较强的应用可行性,可执行多年,贴合现代化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可为其他环节的设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向。
2.2建筑设计依托城市规划进行
在城市规划设计之中,建筑物具有多重价值,如城市景观的主要要素、历史意义、传承价值等,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不可盲目进行,必须依照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此确保建筑物能够有效融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充分展现一个城市既有历史与未来发展前景,使得建筑物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特色存在,具象化的代表城市发展面貌。如不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筑设计,会导致建筑物孤立的存在于城市之中,严重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及效果,所以建筑设计工作必须依照城市规划来进行。
2.3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相辅相成
城市设计是基于城市规划、建筑学而出现的设计工作,隶属于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规划学科内容有着较多的重合之处,而城市规划则会主导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所以两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城市规划工作时,主要从抽象层面对城市功能进行总体规划,而城市设计工作则是依托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及其他资料,对城市环境进行的创造性设计,两项工作的共同点在于对城市进行的研究与设计,以期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不同点在于城市规划方案及平面布局图,可以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城市建筑、交通道路及其他设施能够被合理安排,使得城市空间资源与土地资源利用率可以显著提升,如有安排不当之处,设计人员可以参考规划布局图进行城市设计方案的优化补充,促使城市设计工作在城市规划引导下更趋于科学与合理。
3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关系的有效路径
3.1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设计
城市规划一直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发展部分,它具有促进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设计人员不能仅仅在外貌设计上下功夫,在建筑材料的质量、造型等方面也要加强重视,从多方面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对于城市规划应当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尽可能使其与各种社会因素共存,以此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为城市化的进程增加一份动力。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内容越来越多样化,采用的技术也比以往传统技术更加先进。
3.2建筑设计需依赖城市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建筑设计当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在某些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对建筑物周围环境不熟悉,不能使建筑更好地融入到环境当中。我国某地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就是强行借鉴国外设计理念,在装饰上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但是并没有给建筑增光添彩,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被装饰物完全遮盖起来。这种设计只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忽略了建筑与环境的兼容性。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当中必须依附于城市规划设计,以此来提高建筑与环境的兼容性。
3.3严格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
制定设计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由专业能力过硬的设计人员制定设计大纲。(2)大纲交予相关部门进行审核。(3)审核完后方可实施方案。如果在实际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改善,并在施工完成后做好验收工作,避免出现工程缺陷。结语: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数量、功能和形状大小;建筑设计要考虑城市的面积和设置区域的功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是否合理对居民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此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桂敬传.城市设计维度下荷叶地街道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2]袁琛.浅析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三者的关联[J].建材与装饰,2018(43):88-89.
[3]徐燕青,张苏俊.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75+78.
[4]周显坤.城市更新区规划制度之研究[D].清华大学,2017.
[5]李彦婷.分析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7(48):154-155.
[6]宋敏.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D].东南大学,2017.
[7]刘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