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基金项目:2019 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乐团建设与音乐领域艺术硕士培养”。项目编号:JGY2019036。
摘要: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类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备受瞩目,而乐团建设是艺术教育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应该受到综合类院校的关注。但是,乐团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建设过程中势必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一条恰当有效的发展之路。乐团建设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借助于舞台教学的途径,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术类人才。研究生要了解更多有关乐团的知识,并积累丰富的音乐表演经验,这样才能顺利走上社会,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从学校角度来分析,也可以客观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类大学乐团建设基本状况,并分别从就业和协作两个角度阐述了乐团建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综合类大学;乐团;研究生培养
引言:
高校学生乐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乐团的定位、组建和教学管理问题等等都是急需探讨和研究的。新时期下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动研究生的发展,尤其要对研究生进行人文教育。高等教育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并以此为途径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高等院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艺术教育。最近几年,全国多所高等院校成立了自己的研究生乐团,其中既包括民族管弦乐团,也包括西洋管弦乐团。研究生乐团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推动高等院校的繁荣发展。文章认为组建乐团必须对教学有正确的定位,要针对各校学生的音乐基础情况,切合实际、精心地组织教学和管理,让乐团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的特色
与艺术类院校或音乐类院校相比,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设置具有其独特性。艺术类院校更注重学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范围比较广,有能力根据学生特殊的专业需求为其设置专业类型和乐器类型,对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来说,根本就无法实现这一点,对稀缺专业来讲更是如此,因为学习者数量有限,学校很难开设这一课程,也无法配齐专业化教师。笔者的观点是,可以通过外聘的途径解决稀缺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即聘任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且专业职称合格的人员,从而使稀缺专业得到正常发展,保证乐团的正常运转。综合类高等院校还要重视培养稀缺专业的人才,利用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乐团和招生政策,并设法将教学效果展现给社会大众,使社会认同学生乐团,从而吸引更多优秀音乐学习者前来。综合类大学组建学生乐团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要多方探索研究,力争提出完善的、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组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乐团。
二、乐团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
(一)如何建设乐团
1、乐器的配置
组建乐团时首先要考虑乐器配置问题。民乐团中的乐器可以划分为四类,分别为吹管类、弹拨类、拉弦类和打击类,要针对每一类乐器成立不同的管理小组。刚刚成立民乐团之初,要根据学校实力以及学习者人数合理分配乐器类型和数量,采购乐器时要避免随意性,以免对声部平衡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加大资金支出,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团员的甄选
乐团的训练进度以及舞台效果会受到团员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选择乐团成员。首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判断学生是否愿意刻苦训练乐器演奏;其次,学生自身条件要达到成为乐团成员的标准,即学生的音准、节奏感、肺活量必须达到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要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分配乐团组别,确保学生被划分在自己擅长的组别中。
3、精心的管理
组建乐团之后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乐团的未来发展。只有建立起完善、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才能规范乐团成员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才能确保乐团健康发展。严格、公平的纪律能控制成员的不规范行为,而良好的激励制度能够激发成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成员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由此可见,必须精心管理乐团,促进乐团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生就业的需求
组建乐团有利于学生将来顺利就业。音乐专业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主要从事艺术培训、音乐教育以及文艺演出等工作,而且社会整体需要很多文艺团体。学校可以与各文艺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艺术团体为音乐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艺术团体也趁机会选拔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人才。积极参加乐团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他们通过参加乐团可以参与排练演出等活动,提前了解舞台事务,还会积累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显然,这不仅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音乐的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还有多种其他名称,如“空间思维”、“整体思维”、“多元思维”、“多维型思维”、“全方位思维”等,它指的是不受原有创作理念的束缚,立足于各个不同角度、场景等,全方位、立体化分析乐曲创作特征,就拿排练曲子来说,不但要思考曲子的旋律,而且还要思考曲子的配器、和声以及节奏等。再举例来说,要注意乐团的整体声部,不能仅仅重视某一声部,整首曲子的效果更为重要。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一般要开设多种专业必修课,其中包括和声、乐理、曲式等,可是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之前只重视单一课程的纵向完整性,忽视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甚至否认彼此之间的融合。学生在学习中尽管熟悉和掌握了不同课程所在领域的知识,可是却不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利用。音乐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所以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一般更重视训练音乐演唱技能,尽管教师会对学生提出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可是这些内容一般局限于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熟悉乐曲旋律等,这种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单一化,还会使演唱缺乏情感。
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演奏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进行二次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摆脱原有的平面思维束缚。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内在情感以及艺术风格。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横、纵两个方向深入分析作品,了解作品的节奏、分句、节拍,分析节奏、标记符号、换气等,要熟读乐谱,另外,还要对作品的音调特征、曲式结构、钢琴伴奏、音乐体裁、调性布局等进行分析,以便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了解作品内涵,最终使演唱表现力更加突出。由此可见,学生既要以理论为基础进行感性分析,又要结合乐理、曲式、作品分析、复调等方面的知识对作品展开综合分析,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融合各学科知识,并最终在头脑中建立起立体化思维框架。
学生在乐团中不但要积极参与演奏,而且要与其他成员共同学习鉴赏乐曲。对任何一个优秀的音乐学习者来说,必须形成良好的声音概念,这样才能对不同声部中的问题进行分辨,同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乐团学生合奏时,要试着改变或补充常见的表演形式或表演手段,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自身演奏能力,而且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化思维。如此一来,乐团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提高演唱技能的平台,同时也使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得到提升,便于学生形成立体化音乐思维,从而从不同方面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解决各种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于立体化空间之内,空间内存在着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思维体系,二者各自独立,却又彼此存在密切联系,世界中的各种景象都源于此。因此,从音乐教学和音乐鉴赏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也需要建立起横、纵两个独立的立体思维体系,这样才能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才会赋予教学更强大的生命力。
(四)素质培养的需求
高校学生乐团要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演出,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艺术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从“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始至今,如今已经经历了十二年之多,该项目在开展校园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中起到积极作用,吸引了很多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注意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喜欢上艺术,推动了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综合类大学的学生乐团不仅承担着建设优质校园文化的重任,而且也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学生院团每隔一定时间可以举办一次校园音乐会,使非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文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乐团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且也有助于创建优质校园文化。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综合类大学学生乐团使音乐类专业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大大推动了高雅艺术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音乐类专业可以划分为三个具体专业,分别为音乐表演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和音乐学专业,如果将其进一步具体化,又可以划分为演唱、演奏、作曲等专业,以演奏专业为例来阐述,可以划分为中国民族管弦和西洋管弦,以演唱为例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不同唱法。举例来说,西北民族大学设立了三个学生乐团,分别为民族管弦乐团、西洋管弦乐团以及合唱团。通过组建学生乐团,学生学到的表演知识与表演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其积累了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舞台表演经验包括增强表演心理素质、与其他成员一起演奏时的协作程度以及一边演奏以便分辨自身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关系等,而这些必须通过舞台表演才能积累起来,专业课学习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表演经验,只有通过乐团实践才能增加学生的表演经验。由此可见,学生乐团的舞台实践活动既有助于学科建设,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舞台。
三、研究生如何有效的参加乐团训练
乐团教师的敬业与合作精神对乐团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安排责任心强的音乐老师负责乐团的组织、训练等工作,要能把握全局,善于把“教学”和“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目前各普通高校音乐教师不多,专业师资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教学经验和敬业精神的校外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音乐院校和演出团体的艺术家担任指导工作。
教学同样需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要针对乐团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狠抓基本功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急于求成,要善于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曲目。除了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定期布置检查学生的吹奏学习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针对不同的乐曲的具体情况突出乐曲的教学重点、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要能适当地将演奏与乐理知识讲解融为一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问题马上解决,对于重点和难点,要多分析和多训练,这种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乐理知识及演奏技巧的理解学习,还能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
(一)明确训练方式
管乐团包括三个部分,三者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首先是单一乐器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优势是便于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使其掌握正确的乐器演奏方法,使学生的个人演奏技巧得以提升;其次是单一乐器小组合奏训练。当学生能够流畅地演奏单一乐器时,需要采用这一训练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使演奏者尽快掌握演奏技巧,以便为乐团合奏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方式之后,就要对其进行小组合奏训练,举例来说,吹管乐小组可以采用这一训练方式,不仅能使成员加快熟悉乐谱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成员的合奏水平;最后是整体合奏训练。乐团成员从简单的乐曲入手,不断增加难度,最终使乐团整体演奏水平得以提升。
(二)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乐团训练时间能够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必须着重指出的是,乐团训练不能中断,只有长期坚持,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第一,不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也不能利用研究生公共课时间进行训练,每周要各训练一次单项技课、小组课和合奏课;第二,将学生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奏能力;第三,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演奏水平各不相同,所选择的训练方案也应该体现差异性,总之要确保训练方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训练效果。当学生的演奏水平不高时,要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当学生的演奏水平较高时,可以适当减少训练时间。
(三)正确挑选训练内容
乐团训练时,还要科学选择训练内容,训练内容是否合适将会对演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第一,学生常规训练时,应该主要进行基础性训练,如进行吐音训练、长音训练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锻炼学生气息,使其演奏技巧更加突出;第二,选择乐曲时,也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所选择的乐曲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成立乐团的时候,训练的乐曲难度要适中,不能难度过大,还要为学生安排化繁为简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演奏能力;第三,要对排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之所以进行排练,主要是检验学生的训练成果,因此对排练效果进行评估时,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演奏技巧是否真正发挥出来,乐团成员之间的配合是否协调等。总之,要综合评估排练效果,以便对其中不完善之处及时做出改进,进而使乐团演奏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四)注意音准的控制
音准控制是乐团训练最重要的一点,但控制音准的难度也最大。由于乐团演奏者人数很多,每位演奏者都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且需要配合默契,所以乐团训练难度很大,而音准控制效果则显得尤为突出,它会对演奏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音准控制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校音器的作用。在训练过程中恰当使用校音器,可以对音准不佳的部分作出调整,使和声效果达到最佳,突出乐团表演力。第二,音准控制要细心,更要耐心。乐团成员都是大学生,因此他们的排练机会少,而且演奏能力也弱于专业演奏家,参加专业化演奏训练的机会较少,演奏效率可能不会很高。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应该细心指导学生,指出学生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必须做出调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指导乐团成员对音准进行分辨,告诉他们校音之后再进行合奏。总之,通过以上具体做法控制音准,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演奏效果。
(五)演出实践是重要环节。
乐团应该定期举办艺术实践演出活动,普通高校的艺术实践不同于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不能以演奏专业性强、技巧的高超为标准,乐团的艺术实践活动可以给不同层次的队员选择不同技术难度的演出曲目,力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化,节目丰富多彩,新颖别致;重在乐团学生的参与、体验、合作和节目的创新。重在给乐团学生提供一个促进管乐学习和交流的、可以大胆地展示自我的舞台。尽管学生的实践演出不一定能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也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
(六)乐团的教学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管理。
乐团的教学应重视学生梯队的建设,加强乐团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各普通高校乐团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且管乐团乐器种类较多,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梯队式的管理。应在个别辅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和积极性,保证管乐团持续发展。而且针对乐团学生热爱艺术,但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又没有音乐专长的特点,加强队员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乐团拥有较高水平,保证乐团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四、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化是乐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乐团属于学生自愿参与的团体,管乐的进步必须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合作、训练才能见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有大量实验、专业实习、考证等课程比较繁忙,难以统一时间参加学习和训练,给乐团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艺术教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高校的乐团因此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学生难以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训练及取得的良好成效。因此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尤为重要。
高校学生乐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面向全体学生,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的教育重任。乐团的学生往往来自学校不同院系不同的专业,乐团的教学、组织管理及实践演出等则需要学校各院系、部门的协调配合;乐团的正常运行,需要高校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和维护管乐器,保证师资、训练场地和进行正常的交流演出等等。因此,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是乐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对乐团的重视,首先应体现在学校对艺术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重视和支持不能只在口头上,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要在行动上要把艺术教育看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部署安排上。
(一)将乐团的教学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各院校相继成立了艺术教育管理委员会,并拟订各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案。高校学生乐团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应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工科高校的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如管乐教学(按照管乐学习的层次)制订管乐团的教学大纲、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等;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实施教学;每学期开学由教务处审定乐团学生学习资格,期末管乐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折合成教学学时记入教师年度工作量,学生则按照参与学习的时间计入相应的学分;对管乐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级演出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参照学校其他学科的情况给予相应奖励。这样既是对乐团师生工作学习的认可,又规范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制度,大大提高了乐团师生的积极性。
(二)健全乐团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乐团训练是实践性、合作性较强的艺术学习过程。乐团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依赖乐团队员个人技术的提高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也依赖乐团指导教师、指挥、团员之间协调合作。乐团的进步需要全体乐团成员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在高校,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使乐团的教学时间难以统一,且乐团学生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常常给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如何进行学生的管理、如何灵活又合理的安排教学训练、如何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训练等等,都需要健全乐团管理制度。乐团制度应包括乐团纪律;师生的考勤训练制度;奖惩制度;队员的入队与退队管理、乐器乐谱的分配管理制度等等。乐团的组织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不仅要制定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艺术活动,并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乐团的教学组织工作包括合理的设置各乐器的梯队学生,安排骨干队员协助乐团的训练和演出;为学生提供有关管乐学习图书、音像资料,可以以图书音像站、网站、宣传栏等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管乐;为学生搭建管乐学习交流的平台,除了建立与校内外其他乐团的交流学习渠道,每学期还可以在管乐团内部组织一两次管乐沙龙,增进管乐队员的相互了解和演奏技术的交流提高;进行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等等。
结语
总之,综合类大学生乐团尽管在专业上并没有显现出特别的优势,可是乐团建设不仅有助于学科建设,而且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要重点围绕提高艺术硕士实践能力开展。研究者重点研究艺术硕士科研能力以及实践性特征,可是却很少针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从当前来看,有些高等院校并没有针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明确的目标,这使得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综合类大学学生乐团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乐团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育德育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一流的高等院校需要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优秀的学生乐团建设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汗水与精力,希望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高等院校能建设成一流的乐团。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必然伴随着器乐教学的开展,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器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要加快乐团建设,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排练活动,帮助学生对音乐内涵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谭静.当前财经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转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363-365.
[2]张竹岩,金红莲.综合类大学艺术学科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艺术评鉴,2019(13):130-132.
[3]潘竞苏,霍楷.纯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1):145-147.
[4]袁寿玉,李嘉宝,田雅丽.我国艺术院校中民族管乐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研究[J].戏剧之家,2019(10):139-142.
[5]胡万勇.综合类大学舞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初探——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胡万勇导师组为例[J].黄河之声,2018(01):121.
[6]刘艳枫,马静.德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教导刊(下旬),2017(10):9-12.
[7]刘畅.综合类大学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应从行业需求出发[J].戏剧之家,2017(16):146-147.
[8]李欢,罗田雨.全国音乐与舞蹈领域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音乐,2017(03):210-215.
[9]李秋莳.关于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古筝)教学改革的想法[J].北方音乐,2017,37(09):165.
[10]范晓荣,王俐茜.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6):54-56.
[11]李静.谈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合奏与重奏课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J].才智,2016(23):63.
[12]龚婷,韩洪雷.浅析国内高等综合类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2):66-67.
作者简介:丁瑞鸿(1994—),山东枣庄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8级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