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维 求创新——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3/4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作者:吴秀团
[导读] 创新作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一直是教师展开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创新在个人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门注重思维逻辑建立的学科,自然需要注重对于创新素质培养。为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创新素质培养进行简单的讨论。
(梧州市蒙山中学,广西 蒙山 546700)
摘要:创新作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一直是教师展开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创新在个人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门注重思维逻辑建立的学科,自然需要注重对于创新素质培养。为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创新素质培养进行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素养;策略

 
          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学逐渐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核心素养培育,而创新素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逐渐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相较于知识的单纯积累更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革新,让课堂更为多元化的同时成就高校课堂。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更为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教师的教学中心也就需要放在素养能力提升上。创新素养就是需要打破固化思维,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现阶段学习来说,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其他科目和知识的学习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学生具备了创新素养,在解决问题时的方式也会更多,极大地提升了其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途径。此外,创新素养更是近年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指标,高新科技的发展更是需要创新来添砖加瓦,可以说未来趋势中创新对于产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为此,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也有助于其未来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1、激发意识,塑造氛围
         对于创新素质的培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化思维,在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时往往不会再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在解题过程中的实践运用,很多学生往往本着做对就行的原则。为此。教师应当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进行更多的尝试。在思想上扭转学生的固化思维,点燃创新素养的火苗。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注重对于课堂氛围的塑造,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轻松的氛围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明显提升,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被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创新思考行为时,要给与积极正面的反应,学生才能够受到鼓舞,并且产生主动创新的意识。例如,教师设置一个创新奖,用以鼓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素养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为主,引导为重
         创新素养是一种基于个体自身的思想活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分数和解题能力,教师总是单一灌输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难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高效提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当注重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地位。在这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当学生具有了归纳总结,逻辑分析和推理时才能够进一步进行创新。

教师要有意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懂得发散思维,利用学习到的的数学思想,举一反三,另辟蹊径。
         3、多样途径,生动课堂
         在倡导学生形成创新素养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对于自身课堂教学的革新,学生的创新素养要培养,教师自身教学的创新意识也需要提升,为此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更具有真实性的生活情境。当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也将被放大,能够以更多的视角去考虑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当结合多样化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设置,能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去培育学生的素养。而对于创新素养的培育,教师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举办一些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创新素养。
         例如,在《等差数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首先结合等差数列的知识,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假设某人的年薪为7万元,其中包含5万元的基础工资和2万元的奖金。公司保证每两年都会调薪,薪水上涨10%,那么他在60岁退休之前能够年入百万吗?这种生活化的场景,一下子让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并且在场景中学生必须要去运用数学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来构建去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正是创新素养的提升。
         4、自主探究,广阔空间
         培养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养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数学问题中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提出新的想法并试验。深度思维就像是创新素养培养的沃土,教师可以通过数学自主探究项目,为学生营造出这种有利环境。一方面自主探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够相互启发,这对于形成创新素养极为重要。另一方面自主探究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展开,这种模式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而学生个人进行思考,并且实现创新素养的运用实践的过程,能够高效实现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平行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研究项目,让学生在课后自由组成小组,通过自身所学过的或查阅到的所有知识和资料,想出多种办法来进行平行关系的判定。在小组中每个人以自己的视角与他人进行讨论时,思维形成一个碰撞,在最终上交的报告中,学生与以往所学的空间等知识相结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判定过程。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创新素养的培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乃至今后发展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以一种激励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在教学中融入多种教学途径,并且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同时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形成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盛夏.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65-66.
[2]梅东宁,陈引兰.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04):115-118.
[3]张培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44.
[4]李晋.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77.
[5]孙兴平.高中数学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