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发表时间:2020/3/5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9期   作者:陈茂花
[导读]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显著特点就是施工时间特别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显著特点就是施工时间特别长,同时还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以备随时调动,传统的融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大型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要求,而这些资金来源如果都由政府承担,也是不大可能的,在此发展背景下,PPP项目融资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解建设资金的燃眉之急。
        关键词:PPP模式;工程;造价管理
一、PPP模式概述
        PPP模式是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方通过协议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或者提供公共服务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人们一直以来都对于PPP模式有一种误解,认为PPP模式的本质就是政府进行采购,而由社会资本方进行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政府方面不需要对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控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证明了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运用PPP模式下,政府方面仍然有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性。利用社会资本方的专业的知识以及大量的经验作为基本出发点推广PPP模式从而提升基础项目建设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因此,在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以社会资本方为主,以政府方面为辅助,从而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本方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以社会资本方为主导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其前提条件就是政府要选择最合适的社会资本方,在实现这个前提条件之下,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并且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合同管理体系,从而保障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通力合作、相互制约以及相互监督的效果,从而提升社会资本方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二、PPP模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PPP模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设计方案为例,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时影响造价的重要因素,对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PPP模式下,工作人员可以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进行整合,并采用最小费用法、多目标优选法等现代化方法,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各种指标进行评价,依靠PPP模式中的多方参与的特征实现优化,确保可以提出最理想的工程设计方案,保证了造价。同时在PPP模式下,限额设计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是因为在这个模式下,政府、企业等多方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负责,这也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最终造价关乎企业与政府的实际效益。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工程项目实施方在限额设计阶段,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在限额设计过程中,遵照被各方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来完成初步设计,并且根据企业方提出的投资估算要求,来对限额的内容进行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作为PPP项目的参与方,必然会在限额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专业角度出发,对任何可能影响造价的要素提出质疑,最终实现了限额设计优化,而在传统工程模式下,政府作为项目的单一投资方,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三、在PPP模式下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难点
        3.1设计建设项目阶段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之前,要勘察好施工现场的实际具体的情况,而后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以及勘察到的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施工方案,将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技术以及资金运转情况进行汇总融合。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没有给予项目设计足够的重视,忽视了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在项目造价的编制预算过程中,并未能对项目的造价做到动态管理,只将重点放在了创新项目的设计方案以及工程质量的控制上,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出现了冲突。
        3.2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
        在传统的模式当中,工程造价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项目在施工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外在影响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导致项目的建设与设计方案不符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运用PPP模式就可能出现政府资金、资源等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其中由于市场融资的变化,对项目的建设影响最大。


四、PPP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4.1建立“能进能出”的项目示范机制
        为了更好的适应PPP模式发展,参与造价管理的部门应该积极的转变过去对待工程造价的思路,因为在新模式之下,政府不仅是工程的高级管理者,更是工程建设的合作者,要和项目投资方、建设方共担施工风险,让三者的关系保持平衡。对各自应该负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都以签订的PPP合同为依据。政府作为合作方在保证自身权威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也不能让投资方的利益受到侵害,积极转变工作态度为主动保护项目建设方的利益,在建设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和建设相匹配,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的管理,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完成。此外,对于工程造价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在造价时做到因地制宜,一旦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就要重新考虑PPP模式的合理性,待施工结束后由专业部门进行项目验收,分析工程造价是否依旧符合PPP模式的特征,符合才可继续当做范例运行,否则就要对项目方案进行整改。工程的造价管理不仅需要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比如数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通过综合各种学科知识有利于提高造价管理的总水平。
        4.2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要及时对已经确定立项的工程项目进行方案设计。在施工方案中考虑原材料和人员、机械、技术等各种影响因素,在后期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财政部门应该就工程项目建立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邀请相关专家和团队技术人员共同制定PPP项目方案,上级财政部门也要全过程、全面的监督PPP信息平台,为项目安全稳定提供保证。施工图纸的设计要在项目的准备阶段就设计好,尤其是对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要结合之前考察的施工地段的地形和地貌,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设计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图纸,最终再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交给建设单位执行。
        4.3加强工程材料管理工作
        设计完施工图纸和方案后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精挑细选,任何建筑都要进行施工,尤其对项目来说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也更加严格。在购买建筑原材料时要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保证材料质量。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领用管理,尽量避免浪费,对材料的使用要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超出预算边界时要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备,根据项目实际建设进度重新调整项目预算,以免导致资金链断裂。还要加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上不能盲目的追赶进度,要及时将工程实际进度和实际使用的材料情况和计划进行对比,及时纠正发生偏离的因素。
        4.4化解地方政府非债务风险
        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可以通过TOT、ROT方式对项目进行改建或者转移,把过去政府主导建设的项目,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变为PPP项目,在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后将政府债务改变为非政府债务,帮助政府减少财政方面的压力,能够发挥政府更多的服务功能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设,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地方企业的合作,更好的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因此工程的施工方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评估,有利于成功将政府主导建设的转变为PPP项目。
结语:
        综上所述,在PPP项目模式中,造价管理始终存在并有着本质上的影响,建筑企业作为参与主体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不但要实现建设功能和安全质量的目标,还要实现预期的施工利润目标及其他经济效益,必须摆脱一直以来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筑企业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的转型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国际发达国家已取得很多良好效果及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夏业.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6):173-174.
        [2]欧亮,黄峰.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8):112-113.
        [3]徐超.PPP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