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梁静

发表时间:2020/3/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作者:梁静
[导读]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基本痊愈6例,占15%;显著进步14例,占35%;进步18例,占45%,无效2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基本痊愈4例,占10%;显著进步9例,占22.5%;进步14例,占35%,无效13例,占32.5%,临床总有效率为67.5%。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护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脑梗塞的发生率却呈日渐增多的趋势,偏瘫患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并具有高致残和高死亡率[1]。早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40-76岁,平均56.8岁,病程1.5h-8d,平均1.7d,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0.5±7.4分。患者均经CT确诊为脑梗塞后偏瘫、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及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2-7d行相应的康复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常规护理 用温热水每天行2次擦洗患者患侧肢体,用50%酒精在每晚睡前进行按摩,为促进血液循环,先从近端关节开始再至远端关节。对患者肢位在卧床期的摆放,包括健侧卧位,仰卧位,患侧卧位肢位摆放,特别是睡觉前需将患肢依据功能位置进行摆放,避免关节出现变形和僵硬。
        1.2.2 康复护理 患者病情在入院后第2d无变化,且急性脑梗塞经CT检查确诊,即可开展功能锻炼,由护理人员在床上协助患者进行,2次/d。采用本体促进法对患肢进行锻炼,即利于屈肌及伸肌的各种神经生理学现象的联合运动、共同运动及姿势反射等诱发的较为随意的运动。如随意运动表现在肌体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在床上进行,包括漱口、接物、饮食、梳头、更衣等。锻炼躯干肌的方法为,主要对腹肌、背肌和翻身以对躯干肌力进行锻炼。偏瘫肢体功能在上述锻炼成功进行后有所恢复,护理人员在半个月后,可协助患者行坐位训练,双下肢垂在床边进行,最后为两步法的步行训练,包括患者在医护人员协助下站立,座椅站立,扶杖站立等。

同是,由助手协助做迈步训练,在瘫痪肢体处由护理人员拴上绳子,瘫痪脚下协助下可迈步。若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头痛和头昏症状训练需立即停止[2]。
         1.2.3 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塞偏瘫患者对自己的要求无法用语言表达,常表现为焦虑、烦躁,临床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耐心细致的观察,并行准确判断,对患者的心意理解并领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合理需求,以使其主动配合训练全程,同时对物体进行命名行记忆力训练,提高书写能力并维持[3],对言语能力上的不足进行弥补。
        1.2.4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患者在脑梗塞发生后多不伴有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的现实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训练的远期效果[4],使患者对治疗全程抱有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当患者情绪低落,训练受到阻碍时,护理人员需就成功的案例进行介绍,将心理护理在整个康复训练全程中应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1.3 效果评定 依据全国脑血管病在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学术会议上制定的标准。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病残程度1级-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呈18%-45%的减少;无变化发生:对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其增加或减少在 18%;恶化:呈 18%增加的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临床上无效指无变化、恶化和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中,基本痊愈6例,占15%;显著进步14例,占35%;进步18例,占45%,无效2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基本痊愈4例,占10%;显著进步9例,占22.5%;进步14例,占35%,无效13例,占32.5%,临床总有效率为67.5%。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在临床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除要求对疾病进行治愈外,更注重使整形体生理功能和生命质量达到较高水平,脑血管疾病有较大的康复潜力,患者在病发离梗塞后以认知、运动、心理、语言及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经系列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极大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故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郑诚东.临床神经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62-570.
[2]方思羽,陈国华,王宏毅,等.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33.
[3]唐凤姣脑卒中康复期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0:42-44
[4] 刘苏玮,高晓平,窦云龙,宋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进展[j]安徽医 学,2013,3401: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