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66例ICU重症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两组,人数相同,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ICU重症患者;护理风险
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可能存在意识障碍,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多种风险,增加患者死亡率[1]。ICU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相比常规患者要求更高,预见性护理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模式,其能够对患者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能够进行预处理,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提升患者在院安全十分有利。本次研究将针对预见性护理的实践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66例ICU重症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有患者均为ICU重症患者。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能够正常沟通;患者无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患者/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62.5±11.3)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脑梗患者11例、肾功衰竭患者13例、呼吸衰竭患者9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62.9±11.2)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脑梗患者12例、肾功衰竭患者13例、呼吸衰竭患者10例。
1.2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遵医嘱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用药管理、病房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管理。
组建管理小组:建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按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ICU重症患者疾病类型、风险事件以及潜在风险因素,有针对性提升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根据护理人员能力分配工作项目,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利用,同时保证工作质量。
计划制定:ICU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疾病种类不同,因此要联合相应科室主任、护士长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评估患者护理、治疗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例如心血管疾病者加强血压监测、呼吸系统疾病者按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入侵性操作者加强无菌管理和感染监控等等。
完善制度管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操作进行考核,例如无菌操作、三查七对、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内容。护士长要不定期进行抽查,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此外,可通过弹性排班制度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休息,避免超负荷工作。
环境管理:对于ICU患者来说,长期处于陌生、封闭的环境中会产生孤独感,加之监护仪器的影响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严重者会导致生命体征剧烈变化。护理人员要将监护仪显示屏背对患者,将提示音调至最低,保证室内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和光污染,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情绪管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针对语言表达不清晰者可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方式沟通。严格控制探视人数,针对不具备探视条件者可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探视,减轻患者孤独感。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对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进行统计。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t值为计量资料检验值,卡方值为计数资料检验值,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表1风险事件发生率
2.2相关时间统计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表2相关时间统计(d)
3讨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非常高,患者在抢救、治疗时无法获得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因此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外,由于患者会出现濒死感,因此会加深其恐惧情绪,继而会引发多种风险事件,导致病情管理难度增加[2]。常规护理管理多针对患者治疗提供管理,管理内容过于笼统,且管理范围有限,患者容易发生风险时间,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预防性护理管理能够对患者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能够了解患者护理需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预防性护理管理同时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情绪管理,有效避免患者情绪过度激动,对降低患者管理风险十分有利。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预防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安全,规避治疗风险,因此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不必要的损伤,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琳,武猛,任玉芳,等.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122-124.
[2]李英.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