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老年人都会有三高的症状,极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当人们患有高血压之后,患者会出现经常性的头晕、肢体麻木、乏力或者胸闷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但是,在部分老年患者的想法中,会认为高血压是由于年龄增加而出现的正常状况,只需要吃一些降压药即可,并不会威胁到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这些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很有可能会成为多种致命疾病的重要诱因。高血压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只是需要患者保持正常的休息规律以及饮食习惯,就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高血压。那么,你知道高血压应该如何预防吗?当出现高血压之后应当如何管理呢?
1、高血压应该如何预防?
(1)保持健康、平稳的心情
血压的升高与患者的心情有重要关系,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难过、忧郁、紧张的事情,当碰到这类事情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过于开心或者过于悲伤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会使人们的心跳频率以及血压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否则会使人体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出现。
(2)调整饮食结构
在现代生活中,饮食不规律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普遍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胃部功能,甚至还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外卖已经成为了城市工作群体的主要饮食渠道,其中有很多高脂肪、高热量且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都成为了很多极受欢迎的食物类型。但是这种食物进入人体内会导致人体内的血液呈现粘稠的状况,进而诱发高血压的出现。老年人属于高血压的高发群体,因此老年人更需要注重日常饮食,预防高血压,以免老年人由于高血压出现其他疾病。很多老年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盐分较高的食物,然而盐则是导致血管出现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应该进行低盐饮食,每天所摄入的钠盐需要保持在6克以内。为了预防高血压,应当多吃一些健康、清淡、营养的食物,例如豆类制品、奶类制品或者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
(3)增加运动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的快速流通,得到活络经脉的效果,对于预防高血压或者降低血压水平有重要意义。在选择运动时需要结合自身的身体能力以及运动需求,避免出现过度锻炼影响到呼吸系统的状况。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慢跑、散步等运动,否则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骨折的状况。
2、出现高血压之后应当如何管理?
首先患者应当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控制血压的升高幅度。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高血压患者需要按时测量血压水平,将测试频率保持在一周或者两周一次。在测量血压的同时需要服用一些降压药,患者不能认为自己血压降低就是已经得到了治愈,应当遵照医生的嘱托服用药物,不能随意就停止服用降压药。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于劳累,改善饮食习惯,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后,高血压患者需要对治疗高血压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信心并且也要有决心,这样才能长期的坚持治疗。
高血压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管理的疾病,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因此医生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管理,使患者能在医生的监督下管理自身血压。医生需要向患者科普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常识,让高血压患者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健康教育,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的了解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医生可以联系社区服务组织,让社区定期对社区内部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监管和血压检查,保证每一个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高血压的主要特征是人体动脉血压出现增高的现象,并且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会对患者的心脏、大脑以及肾脏等多个器官造成严重的侵害。为了能够降低高血压对患者的影响,需要多多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如果患者长期遭受高血压并发症的困扰,家属需要带患者进行正规治疗,尽早的为高血压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