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饮食营养干预及自我管理护理的措施介绍

发表时间:2020/3/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期   作者:张红
[导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一类肾小球病变,本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一类肾小球病变,本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肾小球通透性异常升高为主要病理改变,患者主要以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蛋白尿等主要表现,伴随不同程度的水肿情况,同时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高黏状态,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伴随各类慢性肾脏疾病的高发,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安全。目前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给药为主,伴随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用药在本病治疗中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诊疗中发现,受患者自自身个体化差异的影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部分患者疗效未达预期且易复发,而在护理工作中发现,患者个人行为、机体营养状态等均会影响本病的治疗及预后,故而重视本病患者的饮食干预,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护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现就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饮食营养干预及自我管理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介绍分析。

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饮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开展饮食营养干预的首要是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须明确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及在饮食方面的不合理之处,结合病患自身情况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方案的制定,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须获取主治医师及营养师的支持,提升方案的专业性及科学性。
1.1、明确饮食规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须结合具体用药方案,掌握饮食方案的禁忌事项,避免不良饮食行为。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饮食基本原则为低蛋白、低盐、低脂,但须重视维生素、铁、钙、纤维素等营养元素的科学补充。与此同时,病患还需重视饮食卫生、禁止生冷刺激性饮食、禁食腌制类食物等饮食知识。
1.2、个体化饮食干预:合并严重水肿者,每日摄取的盐量须在2g以内,必要时须禁盐,与此同时,须结合患者水肿情况,限制每日水分的摄取,同时富含钠、钾元素的食物也须严格限制。

须结合患者的性别、日常活动消耗量、体质量等科学获取上述物质的日均摄取量,同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消化水平、日常活动情况等,获取患者每日所需的总热量范围,一般在 125~150 KJ/(kg·d),而热量的来源即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的占比分别为50~65%、15~20%、15~20%,佐餐的油选用鱼油或植物油,有条件者推荐橄榄油,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变者需进行适量的调整。患者日常饮食以清淡的蔬菜水果、粗粮、适量新鲜瘦肉等为主,每日脂质的摄取量控制在45~50 kcal/kg,若患者合并肾功能降低甚至衰退,须降低至每日30~40 kcal/kg。与此同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须重视各类维生素、纤维素等的摄取,保持机体耐受能力,同时放置免疫水平的降低,老年患者须重视铁、钙的补充,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适量钙剂、铁剂,预防骨质疏松症、贫血等情况的发生。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式
2.1、认知水平的提升:提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对自身病变的综合认知水平是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通过集中授课、言语讲解、视频资料播放、健康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向患者进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日常饮食行为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等,提升病患自身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配合病患,结合自身行为,制定自我管理干预方案。
2.2、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激励、行为引导的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潜力,提升对预后的信心,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让患者认识到自己才是自身健康干预的主体,而护理人员发挥引导作用,结合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帮助其认识到自身的健康需求,制定各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小目标,如每日限盐、限脂质的摄取,晚餐后开展20~30min的活动等,通过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让患者自身感受到持续的成功体现,提高自我效能感,在此基础上制定健康相关的奋斗目标,规范并强化自身的健康行为。与此同时,患者也须重视自我管理过程中的自我奖励,如达到小目标、奋斗目标时给予适量物质或精神的鼓励,实现自我效能的巩固。自我效能感与患者的心理状况直接相关,负性心理状况如焦虑、消极情绪,将会在很大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故而患者须避免日常生活中的负面刺激,同时通过开展自我兴趣相关的活动、适量户外活动,改善心理情绪状况,保持积极良好的健康心态,确保自我管理的有效实施。
2.3、社会支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程较长,患者需要他人尤其是家属的鼓励陪伴,故而须发挥家属的支持作用,在各方面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同时在日常饮食行为方面最大程度配合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属的帮助,提升面对疾病的信心。日常生活中,也须积极相互交流,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及需要,有效解决问题,提升疾病的控制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