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自2019.1-2019.7期间来院治疗LDH的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早期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早期组患者腰腿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早期组,且早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DH术后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较显著,值得采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康复护理;患者满意度;术后恢复
LDH在骨科中比较常见,属于高发病。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有的病人在手术之后,会因某些因素,引起滑动受限、神经根粘连等症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故应在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1]。本文将探讨在此类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68例自2019.1-2019.7期间来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早期组。参照组34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16例;年龄在34-73岁,平均(45.34±8.34)岁;早期组34例病人中有男性和女性各17例,年龄33-74岁,平均(44.73±8.2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基础护理以及宣教指导,遵医嘱进行药物和物理治疗。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有3个阶段,分别为:①第1阶段:术后4h至3d,鼓励病人进行创伤锻炼,避免出现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指导家属对患者实施被动抬腿练习,让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协助患者保持30度至60度被动抬腿活动,停留10秒至20秒,然后双下肢实施相互练习,并联合踝关节强化活动,踝关节运动主要以背伸运动、跖屈以及环转为主。术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以便尽快完成主动抬腿运动,训练幅度由小到达,每次耐受角度大于等于30度,每组20次,双下肢交替锻炼6小时。②第2阶段:术后4-14d,此阶段训练强度要适当增加,可佩戴腰围背贴墙或者靠墙锻炼,提升腰背部的柔韧性,头、双肩、臀部、足部等部位贴近墙面,维持5分钟左右,每组三次,每日锻炼2组。俯卧位进行伸背练习,小腹部无需离开床面,下肘撑床,缓慢后仰上半身,处于抬头状,维持10秒至20秒,逐渐的过渡到双臂伸直抬头后仰状态。然后仰卧位实施伸屈髋膝锻炼,主动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抱住膝关节缓慢向胸部靠近,维持5秒,先单膝靠拢,逐渐过渡到双膝靠拢,每日锻炼三次。③第3阶段:术后2周,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以提升腰背部的肌肉强度。锻炼方式选择伸腰运动、五点式腰背部肌运动、飞燕式背肌运动等。出院后每日也要坚持锻炼,连续锻炼3个月。随访3个月内患者的耐受程度、病情恢复效果、康复锻炼执行效果,以及是否出现炎症反应等现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和腰腿功能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整理和计算,计数资料用“X(一)±S”、“%”表示,组间检验用t、X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腰腿功能评分
护理后,早期组腰腿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护理前后2组的腰腿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 (X(一)±S)
3讨论
LDH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常应用手术方式治疗,但因手术会影响该节段的稳定性和纤维环完整性,术后形成瘢痕,还会导致神经根粘连。故为了保证术后患者的椎间稳定性,预防肉芽组织机化和神经粘连,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应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
在LDH患者术后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帮助病人缓解疼痛感,提升肢体康复效果。其中的被动抬腿联合踝关节活动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神经根粘连,飞燕式背肌运动、伸腰运动、五点式腰背部肌运动等能改善患者炎症反应,进而消退水肿、松解粘连。增强患者的腰背部肌肉功能,让其处于活动灵便且没有疼痛的状况,进而减低复发率[3]。从本次实验结果也能看出,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提升腰背部功能和患者满意度,还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洁,陈玉娟,陈国华,etal.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1):2157-2159.
[2]陈雯.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62-62.
[3]刘小兰,陈 慧.连续护理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4(A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