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3/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期   作者:赵洁
[导读] 分析针对存在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存在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妇产科分娩新生儿18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神经行为、疼痛改善情况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改善情况以及神经行为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针对存在疼痛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疼痛感,对确保新生儿神经正常发育具有显著意义,该护理方法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神经行为;新生儿疼痛
         随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相应增加了医院妇产科新生儿分娩率,对临床开展新生儿分娩后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医院妇产科新生儿分娩后,由于需要进行相应采血等常规检查,对新生儿造成较大影响,增加了其出现颅内压增高、血压升高等,并对新生儿成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基于这一情况,在新生儿分娩后及时介入高质量护理措施,对改善新生儿护理效果,避免不良情况发生具有显著意义。本研究分析针对存在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妇产科分娩新生儿1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需求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90例,男性新生儿54例,女性新生儿36例,平均孕周(39.03±0.76)周;观察组新生儿90例男性新生儿51例,女性新生儿39例,平均孕周(38.54±1.06)周。两组新生儿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满足本研究需求。同时所有新生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该研究中。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温维持、呼吸道护理等。观察组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体位调整。观察组新生儿需要分娩后护理工作中调整体位,具体而言,需要将新生儿床头摇起至40°指导新生儿母亲采取半卧位,并使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面最大化。在这一基础上需要致使新生儿全身赤裸,并以平行俯卧于母亲双乳见,同时使用预热过的保温毯或衣服覆盖新生儿背部。
         2.注意事项。在新生儿接受袋鼠式护理措施的同时,需要指导新生儿母亲将一只手置于其背部,另一只手托住新生儿臀部,维持时间1h。在新生儿出生后3d内,需要依据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袋鼠式护理,具体在每日10点至12点,下午16点至18点,每个时间段各进行1次。


1.3观察指标
         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包括上肢、呼吸情况、哭闹等项目,每项分值7分,总分越高表示新生儿疼痛感越强烈。同时使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NBNA),在新生儿采用护理措施3d后进行测定,其内容包括行为能力以及被动肌张力等,患儿得分越高表示神经行为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对照组患儿NIPS评分(3.62±1.43),NBNA评分(36.62±0.72);观察组患儿NIPS评分(1.23±1.09),NBNA评分(38.21±1.12)。两组患儿对比差异较大(NBNAt=11.329,P=0.001;NIPSt=12.610,P=0.001),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3.结论
         在当前医院妇产科新生儿数量不断增加背景下,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在新生儿出生后,需要相应进行采血等工作,从而进行相关检查,确保新生儿健康。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采血等工作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疼痛感,易造成新生儿出现各类不良反应,需要及早介入护理措施,降低不良情况发生几率。
         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指为新生儿提供体温维持、严密监护等措施,从而确保新生儿出生后无异常反应发生,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但是该类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降低新生儿疼痛感。
         袋鼠式护理干预方法是指通过调整体位等方式,促使新生儿与母亲皮肤长时间接触,从而有效提高母婴关系,维持新生儿体温。采用该类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疼痛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具有显著效果[1-2]。
         在本研究中,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新生儿N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疼痛感,对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促进新生儿发育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万静,游勇.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3):1514-1517+1521.
[2]樊献英.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