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核磁共振与ct检验急性颅脑损伤时的准确率

发表时间:2020/3/5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作者:沈沾荣
[导读] 探究分析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应用于检验急性颅脑损伤时的准确率。
沈沾荣
(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应用于检验急性颅脑损伤时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之内均进行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检查,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对比核磁共振与ct检查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核磁共振(MRI)检出46例,CT检查检出38例,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检验中,核磁共振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病灶情况,弥补CT检查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CT;急性颅脑损伤;准确率;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由于事发突然,且起病较急,病情严重,发展较快,所以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不小的威胁。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一般有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颅内压增高,对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而要想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前提是必须先对患者进行有效、准确、快速的诊断[1]。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了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应用于检验急性颅脑损伤时的准确率,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为(46.7±2.3)岁。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能实施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②两组患者均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接受能力。③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实验,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精神疾病。②患者有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③患者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性疾病、传染病或糖尿病等[2]。所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头部打击重创20例、交通事故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10例,临床表现普遍为昏迷、头痛、偏瘫、恶心呕吐、抽搐等,所有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之内均进行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检查。
1.2 方法
所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之内均进行CT(设备GE256排超高端螺旋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检查,CT检查主要对患者的头部横断面进行直接扫描,CT平扫射线透过人的大脑,根据患者大脑内脑灰质、脑白质、脑室等对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相同产生具体的影像学表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主要进行常规的横断面扫描,并根据需要选择矢状、冠状面的扫描处理,在颅脑内部的病灶的位置进行两到三次加层扫描,单位选取1mm[3]。检查结束后,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阅片人员对两类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检查结果并制定专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所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对比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进行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后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进行仔细阅片并分析,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核磁共振检出46例,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6.15%。CT检查检出38例,敏感性为79.17%、特异性为33.33%、准确率为76.47%。由此可见,核磁共振检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比ct检查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对比
 
3 讨论
CT扫描能够快速扫描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病症,且没有明显的禁忌症,在临床中应用广泛[4]。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渐成熟起来,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而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更能够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检查到颅内细节位置的损伤,从而有效提高颅脑疾病的诊出率,与此同时能够弥补CT检查在小脑、裂伤和轴索损伤诊断中存在的不足,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存在较多的临床禁忌症。两种检查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5]。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诊断结果和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了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应用于检验急性颅脑损伤时的准确率,结果显示,核磁共振(MRI)检出46例,CT检查检出38例,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检验中,核磁共振(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MRI)检查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颅内的病灶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云龙,梁冰,王海兰.核磁共振与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186-187.
[2]蒋玉洁.比较急性颅脑损伤中分别实施CT与MRI诊断的价值[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3):56-57.
[3]田仁刚.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32-33.
[4]刘晓亮.核磁共振与CT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3):172-173.
[5]董欣欣,樊鹏飞.多层螺旋CT与1.5T磁共振成像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3):1678-16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