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管理应注意什么

发表时间:2020/3/5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作者:邹利
[导读] 外科手术简称为手术,通俗称呼是开刀,是指使用一些医学设备或仪器,经外科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以外力方式在人体内部或其他生物的组织上,排除病变的部位、改变组织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过程。
邹利
(兴文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400)
    外科手术简称为手术,通俗称呼是开刀,是指使用一些医学设备或仪器,经外科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以外力方式在人体内部或其他生物的组织上,排除病变的部位、改变组织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过程。
疼痛是在组织损伤后产生一种复杂的主观感受和伴有不愉快的感觉或情绪的体验,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外科手术后产生的疼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人体在修复受损组织后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疼痛是除脉搏、体温、血压、呼吸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疾病体现。
疼痛是一种人体最强烈的应激因素,是机体应对不良刺激的一种保护性的防御反应。外科手术后,疼痛是普遍存在的,患者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被施行手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最突出且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是需观察和重视的症状。
在最近的几年里,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断加强对外科手术后的疼痛的重视程度,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疼痛未得到恰当充分的干预和缓解。因此,外科手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和护理等就成了外科手术后临床的首要问题。
1.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
1.1外科手术后疼痛对患者心理影响
接受手术后产生的疼痛,是一非常复杂的过程,外科手术后在疼痛的影响下,生理和心理会产生很多活动。外科手术后疼痛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外科手术后身体在接受刺激或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后,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另一种情况是伤者因为自己主观的判断,对一些刺激或伤害做出了过激反应,这里边就包含了很重的个人情绪,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
1.2外科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患者在受到疼痛的影响下,会产生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患者的全身也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外科手术后产生的急性疼痛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患者在疼痛的影响下,易产生精神兴奋异常,焦躁不安,四肢发麻,出虚汗等异常情况;在疼痛的影响下,某些神经系统因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和血糖升高等不良症状;胸部和腹部等部位的手术,还会因疼痛导致排痰功能受限咳嗽、肺不张、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受外科手术的影响,下肢的活动受限,加重了下肢静脉血栓出现的概率;患者的一些肠胃功能紊乱、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也是由于疼痛诱发的。
2.外科手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
外科手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语言表述评价方法又称疼痛形容词或疼痛问卷,是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从事先设计的描述疼痛的词语中选择,设计较为精密。
尺度法是即把 100mm的标尺,尺子的一头标记为无痛,另尺子的另一头则标为极端疼痛,尺子两端分别用人脸表情表示疼痛的情况,大都在尺子上标出显示疼痛的表情。
行为疼痛测量法多用于儿童,即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翻身及整个人的活动,是否有不自主的呻吟,来判断患者疼痛的程度。

3 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
3.1 了解相关知识
了解疼痛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和意义,知晓疼痛评估、给药和药物止痛的要点和方法,以及镇痛药物应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原因,知晓注意事项和配合措施。掌握疼痛评估工具的应用,正确表达疼痛,以便于医护人员作出准确的疼痛评估。
3.2 把握护理时机
    了解疼痛的产生机理,和与疼痛相关的生理学和止痛药的相关知识。研究证实,护理干预的时间与疼痛出现关系呈反比例关系,即两者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在实施护理干预的时间越早,出现疼痛的时间越晚。所以日常的护理干预应遵循时间护理原则,对疼痛规律非常的熟悉,同时合理分配护理实施的时间,做到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
外科手术后疼痛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即麻醉清醒致一天内;外科手术后2-4天;术后 4-5天以及外科手术5天以后。
3.3不同时段护理要点
对不同疼痛时期的疼痛症状要给予不同护理干预,麻醉清醒-1天时内要密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严格遵循医嘱及时应用镇痛药物;术后2-4天的疼痛,主要是因咳嗽震动所导致,患者要进行一定次数的深呼吸,促进自动排痰,必要时应采用雾化吸入,以便于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的排除;并需要协助和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伤口后再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以缓解疼痛。术后4-5天患者的胃肠恢复蠕动,肠管中因容易滞留气体,很容易导致腹部牵拉痛或腹痛,护理要注意干预,不食用强烈的镇痛剂,可服用一些肠蠕动剂、增加活动以促进排气;术后5天后患者的疼痛感应基本消失,如仍疼痛主要为感染、炎症等异常等导致,应给与相应的处理。
3.4 心理护理
作为手术者,对任何形式的疼痛均有一定反映,不良心理因素可影响术后康复,也是导致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不一样环境下,疼痛往往存在差别。例如有一些患者在有熟人在场时会感觉疼痛明显,在无人关注时则疼痛会明显减轻甚至还可能会消失。研究证实,疼痛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抑郁与疼痛的关系则更加密切。能正视自身疾病的疼痛患者,经过心理护理,有助于实现疾病的自我控制,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疼痛干预过程中,不但应查明疼痛发生的生理原因,还必须重视导致疼痛发生的心理因素。
促进疼痛缓解的心理疗法主要有认知 疗法、放松治疗、生物反馈法、催眠疗法和音乐疗法等。经上述治疗,交感神经活动明显下降,耗氧量减少,呼吸和心率变慢,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此外,疼痛患者对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同时积极参加相应适量的活动,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3.5 饮食护理
    术后因镇痛药物的应用,可造成胃肠功能减退,有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出现,故需重视饮食的均衡性。首先,高蛋白类的食物需多食,如鱼肉、瘦肉、豆制品等,可对伤口的愈合予以促进。其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但需依据部位和性质来定。
综上所述,疼痛不仅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并且疼痛还会随疾病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表现,故临床很难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这就对患者的疼痛理论知识的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将疼痛管理工作视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引入规范化的护理措施的理念,重视药物和物理方法的应用,加强必要的护理干预和管理,可增强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效果,我们注意调整好自身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从根本上降低对疼痛的恐惧,有效减少和降低术后疼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