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项目化学习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STEAM/VR+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3/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作者:诸葛芬
[导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正方体、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中,观察、想象、操作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真实体验,获得知识,经历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生观看正方体、长方体VR,自主动手制作个性化的正方体和长方体作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解决措施:通过观看老师制作好的正方体、长方体结构的展示VR视频,掌握他们的特征。
2.难点: 通过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解决措施:通过小组合作,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制作方法、到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动手制作再到装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来回忆: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多,像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由几个面围城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叫做立体图形。
师:你能不能从生活中举出几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例子?
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每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介绍长方体平面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长方体面和面相交的部分有什么?
长方体面和面相交的的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请学生找出长方体的棱。(用上面、前面等方位词介绍)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棱和棱的交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4)师生共同指一指。
        (二)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1、VR虚拟视频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动态视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们观看视频,仔细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
 2.小组活动,填写学习单。
3、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师板书)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面、棱、顶点的个数。
(2)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说说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5、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三、拓展延伸,收集资料
        师:下节课我们要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后查找资料,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材料。
【设计意图:VR虚拟视频辅助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第二课时  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小组汇报,资料成果
1.各小组汇报自己收集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制作方法,以及准备的材料。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或者用牙签、胶布、或者直接用粘土等等。
2.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学习。
        二、小组创作,制作作品
小组成员合作制作作品,要求体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且做到美观,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且制作方便。
        【设计意图:采用STEAM项目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整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第三课时 合作交流 拓展延伸
        一、小组展示,交流作品
1.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小组制作的作品
        二、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播放VR虚拟视频,欣赏生活中长方体、正方体的应用案例
例如:各类包装盒,魔方、水立方等
2.学生分析案例的应用特点,分析其优点、缺点
        【设计意图:VR虚拟视频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