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3/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作者: 张旖旎
[导读] 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认识“俗、协、伏”,通过形近字区分的方法认识“绰”,借助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认识“谴、惰、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认识“俗、协、伏”,通过形近字区分的方法认识“绰”,借助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认识“谴、惰、序”。通过学生观察会正确书写“洪、暴、猛、涨、裤、惰”6个生字,教师范写“暴、惰”两个字,能用钢笔进行书写,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感受中华汉字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
        2、通过集中读词,借助拼音等方式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自主积累好词的习惯。
        3、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借助课件图片的方法理解“脱鞋挽裤、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文中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能主动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普通话标准。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像画面,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语感。在读文中初步把握文章大意,能找出文中体现美的句子,通过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朗读“……无论怎样急着赶路,……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直到满意为止。”这句话,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5、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朗读指导,想象画面,填空练习等方式尝试背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段文字,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学会寻找并积累文中体现美的句子。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通过想象画面,学会仔细观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章爷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搭石》,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是搭石?怎样搭石?搭石什么样?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题目导入课文,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由读文,借助识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领读、开火车考察)
3.回文读,指名分段读文,纠正字音,并思考什么是搭石?
        4.同学们听的真认真,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请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汇报: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5.出示图片:你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到底什么是搭石吗?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搭石,同时与学生的想象建立联系。)
    6.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搭石吗?
汇报:山洪过后,……必须脱鞋挽裤。
    7.理解:脱鞋挽裤     你能说说“挽”字的意思吗?(卷起来)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挽”,如“挽袖子”。)
    也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
    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挽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不方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出示: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中的图片,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搭石”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理解搭石
        刘章爷爷说这一排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究竟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呢?请同学们看学习提示。
        出示:1.默读2、3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动笔在书上写一写你的感受。
              2.在小组内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边默读边做批注是学生要掌握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1.学习第二段
        汇报预设: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能再读一读吗?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永远是平稳的,走在上面永远是安全的,那么行走在搭石上的人们又构成了一道怎样的风景呢?谁来读一读。
        2.学习第三段
        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
        怎样才是“协调有序”呢?你能读一读吗?
        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想象一下,我们闭上眼睛,夕阳西下的傍晚,小溪上波光粼粼,下工回来的人们走在搭石上,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透过文字想象画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情感。)
        你能再来读一读这一句吗?
        出示:“绰”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绰”字在“人影绰绰”一词中的意思?
        你能边想象,边把这个画面读出来吗?
        出示:每当      、      ,一行人走         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前面的        ,后面的         ,        的声音,像           ;            ,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达到积累精彩语句的目的。)
      这样的搭石,这样协调有序的动作,的确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本课要学写的六个生字。
(四)小结全文,感悟搭石
1.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
2.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五)学写生字。
        1.出示六个字,指名领读。
        2.观察这六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写时要注意什么?
        3.现在我们重点来看“暴”和“惰”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你要提示大家注意什么?
        “暴”字注意下面“水”字的变形,“惰”注意右上部是“左”。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摹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同伴提醒、自己临摹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写生字的能力。)
(六)布置小练笔,留住“美”
        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回去后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四、板书设计:
                                          21.搭石
                                 摆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走搭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