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3/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作者:张建玲
[导读] 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方法,导致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摘要: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方法,导致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更与素质教育对于教学以及学生所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驰,学生无法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这一现象更加明显,语文知识繁杂、体系庞大,若教师在教学时只顾一人讲课而忽视学生的反应,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提升,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加强互动,共同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就此展开探讨,首先对于师生互动的价值进行了简述,其次就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如何进行师生互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几条应用策略,希望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师生关系;互动方式;互动时机
        引言:
        师生互动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学习法是一种新型且非常科学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除了能够帮助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能有效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其教学水平。
        一、师生互动对于教学的价值
        首先,师生互动能够让课堂教氛围更加轻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种教学内容在师生的互动中会变得非常有趣,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互动中学生对于学习一直处于好奇的状态,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1]。其次,在师生互动中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语文学科知识基础性强,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互动中将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后,在师生互动中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但不管何种方式,都少不了交流,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勇敢表达的过程,就是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契机。
        二、应用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互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要使得师生互动能够顺利进行,务必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在课堂上将教师当成最大的指挥官。故教师在平时就应该主动与学生构建起平等的关系,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他们是教学的主体,自己负责辅助,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勇于和教师互动。例如在进行《金色的草地》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应该能通过师生互动来不断推动教学进行,让学生明确金色的草地真正的内涵,最终引出拓展内容:让学生能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若是教师与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在提问时学生往往不会积极回应,这样的互动是无效的,无法对于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二)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互动是最典型的一种,一般是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思考,通过讨论得出答案,推动教学的进行。除了这一种,教师还应该创新方法,比如角色扮演,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在教学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提升互动的有效性,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文本,更好地理解课文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进而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2]。角色扮演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强师生孩子间的互动效率,也能让课堂的趣味性更高。情境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实现对于学生的引导,学生深入情境后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的引导也会更加有效。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三组课文中有两则寓言故事,在教学时就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法,将《亡羊补牢》以及《南辕北辙》改编成两个小故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教师参与其中能够对于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把控课堂节奏。此外,在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相应的情境,例如《亡羊补牢》这一则寓言,可以提供一些图片,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此时教师再提出一些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愿意投入学习中,与教师的互动也会更加积极。
        (三)把握互动时机
        师生互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要把握互动时机,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明显表现出对于这一知识点很陌生,此时则应该调整安排,先进行知识点回顾,再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若一直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让学生一直思考,在得不出答案的情况下学生的信心会逐渐丧失,课堂氛围也会变得异常冷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七颗钻石》这一节课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对于水罐出现的变化进行理解,提出:既然她很渴,为什么要把水让给素不相识的人呢?若学生没有回答出关键点,教师就要及时改变策略,可以引入小故事让学生明确是“爱”让水罐发生一次次的变化,理解课文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的进行,在具体使用时应该注意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更要把握互动时机,让师生互动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彰显。
        参考文献
[1]刘伟军.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3):63-63.
[2]刘雪艳.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学周刊, 2014(32):99-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