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营以及发展过程当中,对其具有直接决定性作用的是配电路线能否长期以安全以及稳定的状态持续运行。实际的调查发现当配电路线出现问题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带电维修作业时,经常会发生突发性危险情况。对当时的。问题遗留下诸多危险点,在工作人员处理危险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任何技术上的失误或者疏忽,将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生命安全的意外。因此对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时的安全预防和防控工作,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完善,其目的在于全方面通过改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水平来提高该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10kV配电路线;危险点;预防控制对策;配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任何带电作业来讲,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危险,这要求工作人员首先能够克服恐高这一心理恐惧。除了作业条件较为艰苦外,工作人员还面临着高压危险。一般来讲,人体能够承受的电压在36伏以下,10kV配电线路远远高于人体可能接受的范围。这不仅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工作人员的穿着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遇到的危险远超过理论假设层面,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
1.1触电的可能性大
尽管在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都穿有绝缘电压的衣服,但由于其在操作过程中,电路仍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每条线路中的电流与电压都超过人体能够触碰的最高范围。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等情况,极有可能发生触电行为,对自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天气较为炎热时作业,更加大了触电的可能性。
1.2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
尽管在带电作业下进行操作时,工作人员已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训练与指导,并且会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等对其操作流程加以提示,但这指导更多集中在如何操作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层面,对于工具如何携带、使用以及可存放的位置等并未给出相对具体的参考依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依据自身操作经验与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如果工作人员对现场情况出现判断失误或经验较少,极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进而诱发危险。这不仅需要对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做好定期的训练与指导,而且要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都要一一假设,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防止出现危险时以做好应对措施。但当下操作人员对危险假设的程度还不够,这也加大了操作出现失误并造成危险的可能性。
1.3设备自身的危险性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进行操作时,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使用专业的操作设备,即绝缘斗臂车。要想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需要操作人员对此精密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在作业之前,要对此作业车做好全面的检查,包括刹车、离合器、油门、档位等,防止设备自身存在安全隐患,从而造成操作人员在作业时的危险。
1.4操作环境的危险
10kV配电线路的设置并不是与周遭环境完全隔离的。在进行作业时,也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物、森林以及其他线路的影响。另外,10kV配电线路的布设都较高,对操作人员来讲属于高空作业范围,且其在高空中可接触的面积较小,如果疏忽或不小心,极容易发生高空跌落情况。
2应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的预防措施
2.1细致勘查作业现场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必须在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性进行细致的勘查的前提条件下进行。通过对已有配电线路、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综合性的分析,寻找出相关故障的危险源头,对该危险进行预先防护,避免威胁重复发生。为达到此项要求,各个现代化供电企业必须在带电作业时选取专业技能过硬并且细致负责的技术工作人员。
并采取督促措施保证他们作业之前先深入检查现场,完成实地勘测,仔细确认一切可能导致严重危险的危险点以及位置,并依此制定出可行的预防危险方案。
2.2重视人体电流防护
施工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不可避免的将会受到部分微弱电流的影响,因此在该过程当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以做好人体电流的综合防护。①绝缘辅助设施的尾部必须安装好电流泄漏的警示设备,以便做到一旦现场可能发生较大电流的泄漏时,方便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②为防止带电作业区域出现的水分子以及大湿度对绝缘线路绝缘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必须在带电作业时佩戴专用的防护设施。
2.3从技术及兼容性改进智能系统
要提高输配电网的网络信息系统控制效率,便需要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使其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采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完数据分析之后再进行工作能够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电网调度自动化过程中,自动化技术所需要采集的数据是电网中,电力的各项指标,在电网中往往会安装一些仪器设备对电力各项属性进行监控,传输到计算机中,所监控的数据主要包括电压和电流大小,并通过电阻自动计算出损失的电力,在对电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这些数据,对系统进行及时调整,使计算机自动对电网中的电力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将电力损耗减少至最低。另外,在兼容性方面,虽然当今的配电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应用智能装置,但是不同种类的智能系统往往存在着不兼容的情况,一个电网系统中无法使用不同的智能系统。在进行智能配电网实施时,应当对相应的智能系统进行改进,将不同系统的优点进行集成,形成一个优化程度更高的能够适应各种配电网的系统,在进行系统决策时,采用最佳的算法结果,能够有效提高电网运营效率。
2.4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技术水平
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其技术工作是比较精密的,且比较细致,对带电作业的管理方法不同,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起施工计划和安全防护措施。企业要重视建设研究领域人才培养,以及建设起高质量的管理队伍,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选择合适的带电操作方式。此外,要加强对相关作业方法、防护技术的研究,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2.5完善带电作业管理制度
在带电作业中,其面临的安全问题较多,因此要对其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比如在技术管理方面,要在作业前进行对防护工具的性能测试,规范其作业现场管理,保障带电作业的安全性。此外,在10kV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要配备高性能操作工具,比如当前科技发展下,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满足各种环境下作业,使得操作人员与高压电场隔离开来,更加安全。
2.6避免恶劣天气作业
对于恶劣天气的避免主要在于在进行带电工作之前,对天气情况进行精准的把控。只要发现有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就必须停止电力带电作业。须在一周之内进行天气预测,明确周内的天气情况之后对工作地区范围内的现场温度、湿度进行分析预测,当预测表明该线路支持在这样的湿度和温度之下进行作业后才可以进行带电作业。
结束语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确实存在较多的危险,但针对这些危险,也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实地操作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操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与应变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地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方能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危险降到最低。既能够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又能够维护整个线路的稳定,为人们、社会、国家提供平稳的电力系统,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岳彩勇.浅析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19(11).
[2]徐珺.浅谈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8(01).
[3]邓佳乐.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策略[J].低碳世界,2018(10).
[4]刘冬.浅谈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