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 +”党建工作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3/11   来源:《建设者》2019年21期   作者:陈增辉
[导读]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向信息化转型。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襄阳输油处 441000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向信息化转型。融入互联网发展潮流、将信息网络技术引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意义及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互联网时代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        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思考
       
        
        随着“互联网 +”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已全面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社会治理、群众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层面和环节,改 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互联网 +” 结合起来,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通微博、微信 公众账号、建立并使用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将对党员的管理、服务、 教育、监督等工作拓展和延伸到互联网上。“互联网 + 基层党建”工作实质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党建工作在管理方式、信息传播等领域进行创新。
        1 开展“互联网+ 党建”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 + 党建”是通过以云计算为主的网络技术,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党建信息采集、发布与考核、党务公开、民主评议、教 育学习、精神领会、经验交流、党建成果展示等党建工作。将互联网 积极引入党的建设工作,不仅是一项大胆的创新,也是提高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作为原油输送国有企业,因业务性质原因, 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党员分布上,都存在着点多面广、分散不均的 客观实际,加之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普遍对开开会、念念报、  说说理、评评分等传统党建工作形式存有内在的不认同感,这都给公 司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保证企业党建工作与企 业生产经营同步发展,切实发挥好把关定向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运 用互联网手段发挥党建的积极作用,以应对信息化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广泛运用对党建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对中建海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互联网+ 党建”工作新模式
        流动党员的逐年增加使得党组织的党员越来越呈现出身份多元、地点不定、自律下降的发展趋势,此时一靠纪律约束、二靠党员自律 的传统管理模式便难以再发挥作用。将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和融合进党建工作,将十分有助于推动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上下级之间变为 开放交流、双向互动的动态联系。一方面,党组织可以根据具体需要 对党员实行垂直或扁平化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依靠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如通过建设党员信息库广泛收集各级党务工作者的各类信息,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进行专业化分析,掌握 其中规律,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3 推进“互联网+ 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考
        3.1 树立基层党组织“互联网+”意识
        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 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 步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必须迅速跟上时代发 展的步伐。各级党组织都要树立起“互联网 +”的意识,要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是势在必行。一方面,要把适合开展到互联网 上的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尽快上网,利用互联网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要有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意识,把握舆论宣传的 主动权,用好党建网站、网络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手机 报等党员教育平台,为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同时, 利用好网络留言板、聊天室,畅通网络交流渠道,积极回应党员群众 的诉求。
        3.2 要强化工作平台的建设
        要加大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在硬件建设上花精力、下力气, 从人、财、物上给予“互联网 + 党建”建设最大的支持和倾斜,不断完善“互联网 + 党建”的运行平台。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优势资源, 并适度借助信息化建设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组织信息化技术人员合力攻坚,开发符合企业自身党建工作实际的互联网应用体系,从单一的“发
        
        布”升级为系统的“服务”,从条块的“分散”走向全局的“统一”,  以互联网技术的普适化、应用的广泛化为目标,建立包含党建工作部署、  党员信息管理、党员学习教育、党风廉政监督等涵盖国企党建各方面内  容的完善的党建互联网工作平台,真正做到线上党建工作的全面化,形  成高效、优质的党建推动力,助信企业持续发展。
        3.3 活化“互联网+”思维,打造“智慧党建”
        在“互联网 +”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管理等诸多原因,党的核心管理在进行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和文化管理方面有着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效地避免党建工作进入生存发展的盲区。同时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向党建工作者弘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以及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对推动党建工作高效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强化人才素质的提升
        要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互联网
        + 党建”人才队伍建设,从国有企业现有制度、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保障,并通过宣讲授课、专题教育、理论学习等方式,进一 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互联网 + 党建”应用能力的培训,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者中支部书记等党务管理的关键骨干,以点促面引导广大党 员干部建立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打造一支既具有 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新时期党建理论素养,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互联网 管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党务工作者队伍,从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阵地 开展党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5 大胆实践,完善制度体系
        科学的运行体系和机制是“互联网 + 党建”顺利运转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加强“互联网 + 党建”工作建设和运行相关制度的制订,明确党建工作网络化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重点是明确  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和义务、各项工作网上运行机制的原则和规范、对  各级党建工作网络化的考核与评价等;另一方面还需建立网站建设的  组织领导体系以及网络平台信息安全机制,在日常维护的基础上聘请  专业人士进行定期升级,确保党建平台不被非法入侵。与此同时,鉴  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及不确定性,把党务活动置于互联网上还应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约束和保障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可以通过统一制定电子党务法,再配套以网络监督法、信息安全法、  远程教育法等,确保网络党建的优势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当然,  在虚拟的信息网络空间里展开工作,还需要广大党员自觉了解法律法  规,不断强化法治思维,践行法治方式。
        结语
        “互联网 +”时代下的党建工作,需要建立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充分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优势,深入群众,积极吸取基层的养料,丰富和壮大党建工作的根基, 让党建工作在“互联网 +”时代的阳光下不断成长,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张江华 . 互联网 + 党建工作形成三种模式 [N]. 组织人事报, 2015-09-22(001)
        [2] 蔡鸿德.“互联网 +”党建的“走访”是创新 [N]. 组织人事报, 2015-12-29(001)
        [3] 周俐. 互联网+ 基层党建[N]. 组织人事报,2016-01-07(005)
        [4] 张善亮 .“互联网 + 党建”是条新路子 [N]. 湖南日报,2015- 11-17(12)
        [5] 刘晓慧, 韩升.“互联网 +”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J〕. 理论建设,2015(6):83-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