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扶贫信息中心
摘要: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所在。本文就产业扶贫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扶贫;产业结构;农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政府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将产业扶贫作为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各地县政府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地区专项扶贫项目,精准出击,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地区协作的发展模式,构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一、产业扶贫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分析
1.1自然条件限制
经济极为落后的贫困地区,多为偏远并且交通十分困难的山区,与许多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比较,在山区发展产业,运送物资成为了最大的障碍。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要发展某项产业,需要投入比普通地区更加高昂的费用,资金投入过高对贫困地区引进产业发展也是十分困难的,且山区远离市场,对产品的销售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这就导致了产业在贫困地区无法顺利的发展。
1.2知识技术的制约
农村地区多为一些劳动力和科技知识低的老年人和一些留守儿童,大多数的有知识、有文化、接受能力强的青年人都选择去外面的城市工作,争取更高的收入,剩下的一些仅有微薄劳动力的老年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对于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收集更多有效的讯息,无法开展有新技术结合的新项目。且农村地区的人意识相对保守,对于有风险的产业十分排斥,如果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遭受到失败或者亏损,之后就再难将重心放在产业发展上。
1.3产业结构较单一,科技含量较低
在当前的农村产业中,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小农经济思想较为严重,大多数的农村产业都是“靠天吃饭”,对于产业的发展没有更大的追求,产业发展缺乏科学技术的融合。且多数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缺乏经营模式的创新,农民的市场化参与程度低,大多都是小规模经营,因此在市场上并没有较大的竞争力,导致农民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不高,甚至对农村产业发展失去信心。
1.4项目管理规范难度较大
一是项目布局缺乏长远规划。“星星”多,月亮少,规模效应差、组织程度低,有些项目无法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难以形成主导产业、同时也不利于形成产业品牌,更无法成为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二是项目设置不够科学,难以形成长久的持续增收。从短期来看,某些种植、养殖项目效益较佳,为能在短期内实现贫困户的收益效果,政府部门便将扶持重点放在这些项目上,实际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对帮助贫困群众建立稳定长远的产业增收平台没有较大作用。三是项目监管难度较大。有部分项目,政府部门出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角度,在项目的立项、审批等产业步骤略有松动,导致部分项目在后期的动作中存在较多风险,诸如市场价格因素风险、疫情风险等,给后期的项目的监管带来较大难度。
1.5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一是贫困户对产业扶贫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政策不了解或了解较少;二是贫困群众创业就业的主动性不够,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政府和村里大多采用外界帮扶模式,很少在激发内在动力上下功夫,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愿意脱贫。
二、推进产业扶贫的策略思考
2.1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产业扶贫的相关条例,切实做好产业扶贫的倾斜工作。加大对于产业扶贫的资金投入,专款专用,切实有效做好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其次,应该做好资源共享与整合的工作,有针对性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放,最大限度实现资金的效能最优化。最后,优化产业扶贫的融资平台。在政府允许的限度内,可以自行确定贷款贴息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真正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落到实处。同时,鼓励民间融资,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到产业扶贫的产业中来,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产业扶贫发展。
2.2以乡镇为单位统筹发展一村一品
产业扶贫要做到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产业的选取,要因地制宜,要选择适合地方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的产业,不能不顾事实,盲目跟风、盲目选取水土不服的产业。只有基层才知道本地的贫困原因在哪里,在经济实践中,一个村是做不起多大产业来的,往往是一个乡镇或很多村在现有基础上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产业片区,所以必须以乡镇一级来统筹安排扶贫资源,根据各乡镇的实际和各村的人才、资源、环境优势,扬长避短,扶持适合镇情、村情有前景的产业,实现真正的脱贫。同时要加强交通和网络通信等基础建设配合产业扶贫,产业发展既能让一般户受益,也可提高一般户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起来了,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青壮年会自然回流,也可以防止农村出现空心化。绝对不再放任各村各自为战,造成无谓浪费。
2.3注重培育地方品牌和市场
扶贫产业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就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大势,与其他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相融相生共同发展。村级产业就应该立足于站稳当地市场,发展远景市场,不能搞高、精、尖和脱离本地市场的产业,否则产业盲目发展起来了,产品却无法销售出去,增产不增收,还是不能达到脱贫的目的,这是产业扶贫中必须注意的重中之重,要围绕打造地方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开发产业,重点是打造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自主品牌,而地方政府要对来自贫困地区的自主品牌产业发展,大力加强政策扶持,如工商监管特事特办,政府和大型国企、高等院校等优先采购等,各种产业贴息贷款支持等最大限度地予以扶持和支持。
2.4要强化金融支持,注重创新
金融一直是产业扶贫的难点,例如:放贷门槛高,越是贫困户越达不到标准;贷款期限短,不符合农业的生产周期;贷款规模小,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等。因此,金融扶贫的关键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供给体系。一方面,鼓励创新金融扶持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为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鼓励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例如探索产业扶贫的PPP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推动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他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健康发展等。
2.5持续加强政策宣传
各项产业扶贫政策,是有利促进脱贫致富的制度保证,也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内在要求,一方面扶贫干部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发挥好其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管道”作用,持续加大对于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产业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另一方面使贫困村、贫困户能够了解好各项产业帮扶政策,变主动为被动,变“输血”为“造血”,积极主动的发展产业,增强贫困户对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三、结语
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带动,有产才能富民、有业才能兴家,要脱贫致富,就必须大力发展产业,让每一个农民都融入带产业化的进程当中来,让他们融为产业发展链条上的一环,这才是解决脱贫问题、遏制返贫问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
[2]李祥.当前扶贫工作中精准识别的问题与对策.创造,2016(4)
[3]刘勃麟.对依安县鹅产业扶贫的思考[J].现代畜牧科技,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