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现代信息技术的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发表时间:2020/3/13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作者:柴新明
[导读]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变。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变。其中,地铁是主要的城市交通出行工具之一,具有载客量大、运行速度快、行驶速度平稳、乘坐方便舒适等优点,深得广大乘客的喜欢。但不可避免地因其自身车体规模庞大、行驶环境较封闭狭长、运行速度快等特点也易引发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从而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利用信息化技术设置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地铁的创建是城市交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的运营有效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疏散了部分乘车人流量,降低了环境污染,提升了交通出行舒适度,为人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地铁的运营也存有一定的弊端,因地铁自身因素、运行环境或人为因素导致了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优化地铁运营环境,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笔者建议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并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应急管理系统。
        1.建立完善的应急运营机制,增强安全意识
        地铁应急运营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指引工作人员开展地铁应急管理工作,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应急运营机制中,应明确设置各类相关机构、划分具体工作部门,清晰注明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面对紧急或突发时间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在各类应急机构的指挥下,有序开展地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证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事故时沉着冷静、安然有序地指挥或引导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疏散乘客、抢救伤员等工作。为了保障地铁运营应急机制的顺利开展,还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或乘客的安全意识,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在地铁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乘客及同事的安全教育,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加深群众对安全事故的认知能力,还需要向乘客及同事宣讲遇到危险时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知识。比如,当遇到火灾时,工作人员应保持冷静,尽量不可慌张,沉着指引乘客疏散逃离工作,提示乘客利用身边资源掩住口鼻,以防吸入烟雾窒息死亡,同时还可借助地铁安全逃生装置打破车门逃亡。
        2.构建地铁应急方案知识数据库
        地铁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随机的,面对该类急发事件,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有限事间段内迅速做出合理风险判断,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这种应急方案的决策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专业应急知识水平、强大的心理素质、高效的应变能力。为了有效制定出风险事故发生的策略,尽可能高效应对突发事故,相关工作部门或员工可以建立相对的地铁运营应急方案知识数据库,借助信息化技术完善应急信息,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收集多种地铁发生案例,分析案例中对应的风险点及制定出相应的逃生策略,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地铁应急管理这一方面的专家进行案例的详细分析,向专家咨询如何最优化地建立应急预案,有效规避风险或降低损伤。

通过网络技术的巧妙应用,可以有效帮助丰富地铁应急方案知识数据库,使得教育素材更加全面化,而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为人民提供案例指导,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地铁乘坐时的注意事项,面对安全事故时可以采用的逃生技能,为人们的应急预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3.设置应急预案报警装置
        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客流量较大,自身车体体积较长,运营环境较封闭,很容易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提前预知可控的风险因素,杜绝可控的意外事件的发生,建议相关部门在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对地铁运营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提示相关工作人员或乘客地铁上存有安全事故隐患,提醒相关人员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所在点,提前控制风险事故的发生。例如,一般地铁运行速度应匀速,速度大小应在安全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提前或延迟到站现象的发生,从而规避了车辆相撞的风险。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将地铁运行速度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信号的录入,当超出或低于某一安全车速时,系统自动进行报警提示,提示机长注意行驶车速,尽快改进,从而保证地铁运行安全。当然地铁设备故障、可带来风险的乘客不文明乘坐行为等,都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将其以某种形式录入预警系统,创建预警安全提示体系,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4.建立地铁运营事中应急及事后善后系统
        首先,当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已经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迅速对风险事故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及时联系需要请求支援的部门,评估需要配备的救援人力数量及需要采取的救援措施等。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立即信息化技术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查找并排查隐患是否仍继续存在,利用科技手段及时搜集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分析及汇总,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事故现场进行时时监督,及时掌握救援现场状况,并借助信息化技术及时向消防、公安或医疗等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其次,针对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清理状况和相关信息跟踪发布情况,应交于地铁这一主要相关部门,但仍需要地铁部门与其他部门合力工作,一起查看现场受到的损害程度,及时查找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尽量对隐患风险继续排查,并将其降至最低或消除,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现场状况进行拍照或录像等以作为记录,方便分析汇总。
        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在交通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引发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地铁自身因素等,面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依据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事件的处理,可以通过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创建应急方案知识库、建立应急预警装置及善后系统等,尽可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件恶化,以免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到威胁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潘宁.地铁应急行车组织中如何做好信息传递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9):191-192.
        [2]陈乔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探讨——以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为例[J].西部皮革,2019,41(06):94.
        [3]谈志坚.浅谈地铁运营应急的研究[J].科技风,2018(18):20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