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发表时间:2020/3/13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作者:陈超财
[导读] 摘要:当前,提升农村土地管理绩效,促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身份证号码:45072219801018XXXX
        摘要:当前,提升农村土地管理绩效,促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土地管理机构应采取创建适合本地区的土地管理政策和制度;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加强对于承包方的监管;构建与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措施,切实解决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土地管理机构;土地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措施;复合型人才培养
        前言
        土地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加强土地管理绩效,运用现代的、科学的、实用的管理方法解决城乡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农业振兴,造福“三农”的有效手段,也应该成为各级土地管理机构的工作重心。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村土地管理欠缺,土地流转不规范,尚未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农民对于土地管理政策缺乏准确的认识,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土地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土地管理人才紧缺,善于运用土地管理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人才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土地管理机构应不断探索、实践有效的管理方式,打造、完善新型的土地管理策略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最大化,切实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一、创建适合本地区的土地管理政策和制度
        各地土地管理机构要积极响应、运用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文民俗特点、土地使用实际,设置科学合理、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管理政策和制度。这样的的土地管理政策、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意义深远、作用巨大。在当前众多农村青年到城市务工,农村缺乏青壮劳动力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和制度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整体收入,使农民的收入来源稳定,也符合现代农业生产活动规模化与科技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和制度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浪费问题,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既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又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充分发挥土地应有的经济价值。
        农村土地管理就是要造福于农民。因此,不但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置土地政策、制度,还要着力解决农民对于土地管理政策、制度了解不全面、运用不科学的问题。各级土地管理机构要重视面向农民讲解政策、制度,下力气使农民理解土地政策、学会运用政策、制度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加大土地政策宣传,既要利用传统宣传手段,如宣传册、广播、画报、标语等,又要有效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发送,提升宣传效果,扩展宣传的范围和力度,使农民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土地管理政策、相关制度的内容,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土地的作用最大化。
        二、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加强对于承包方的监管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土地合同的签订、使用功能的变化、土地矛盾的解决都必须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因此,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提升农民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非常重要。通过土地管理机构的讲解、宣传,农民对于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法律虽然会有所了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需要遵循法律条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实施。这就需要相关管理机构和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协助农民解决法律问题。
        同时,土地管理机构还要加强对于承包方的监管。要仔细审查承包方的信息和经营资质,对于经营项目与意图不明确的土地承包方要及时记录,向其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防患于未然。还要定期走访,加强土地管理,尤其是土地用途的使用的监管。对于违法违规问题要坚持原则,依据政策法规进行监管、追责、索赔,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构建与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社会的土地管理工作较之以往,内涵有所丰富,外延也有了极大地拓展,因此各地土地管理单位(部门)应联合高校完成新型土地管理人才的培养,依托高校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自身工作绩效。
        (一)创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土地管理教育模式
        在设置相关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创新,紧密联系现代土地管理的工作实际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并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纯理论教学,对实践和实务不够重视,这当然与从事土地管理教学的教师缺乏业务实践有关。因此,高校应与土地管理部门联合在提升师资水平、增加教师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的教学改革原则。不断优化核心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土地管理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与高校加强沟通交流,提升教学、科研层次,创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完善教材建设,着力开发出既适应土地管理教学与科研,又能够提升岗位工作能力的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二)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为了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土地管理工作,土地管理部门应与高校联合,不断完善“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提升师资水平,搭建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桥梁,促进一线土地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丰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不拘一格,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面向“三农”科学、实用的创新、创业技能,加大土地政策的讲解和运用等教学内容,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高效利用的转型发展措施,进而推动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是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还有林地、草地等,都要确权登记颁证。这是落实“产权明晰”原则的一个具体措施。近几年,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但尚未实现全覆盖。当前,要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今后,进入土地市场转让的土地必须经过确权登记。
        五、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
        这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是逐步缩小征地范围,严格界定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继续由国家统一征收;规划范围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规划范围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营开发,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经过依法批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得搞房地产开发、不得搞高尔夫球场,不能搞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的项目。二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及时足额、合理补偿的原则,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充分体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以往的征地补偿都是农业用途的产值补偿,这次《决定》要求按照土地权益的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补偿的方式应该由单一的货币补偿发展到就业、住房、社保的全面补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的质量会对我国的发展铲射干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将土地管理工作确切的落实到实际当中,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从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与公民的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兰红燕.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完善[J].河北法学,2019,(04):119-129.
        [2]朱文静,杨建.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9,(05):22.
        [3]王洪芹,侯玉峰.关于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有效实施策略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