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委宣传部
摘要:合同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对外业务往来重要文件。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对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法律知识匮乏可能导致企业合同出现法律风险,引发合同争议。企业处理这些争议纠纷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企业更好的掌握合同管理技术、增强法律理念,我们有必要对合同风险加以总结分析,同时对合同管理措施加以梳理供企业参考。本文通过总结企业合同风险表现形式,进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减低企业合同风险率,从而减低企业交易成本,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合同;风险;法律
合同不仅是经济利益的纽带,也是纠纷的根本原因,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商业合同体现出来,并在企业中可能出现各种法律风险,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合同风险,不仅能够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企业赢得商业信誉,树立较好的社会形象。
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
1.1.涵义
企业法律风险包含了很多种,其中就有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就是在企业运营期间,因合同签订出现纰漏,使得企业蒙受损失,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法律风险。通常而言,企业的法律风险和我国当前的法规体系有很大关联,社会法规体系漏洞越多,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就越大。
1.2风险特点
在我们进行社会活动时,只要订立了合同,双方都需要承担权利和义务,彼此都要承担法律风险,所以,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有着一定的广泛性和强制性。如果出现了风险,不进行紧急处理,应对风险的话,就极可能导致企业的现实财产损失,甚至会使得企业破产。
二、企业合同法律的风险因素
2.1法律意识淡薄
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种法制经济,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契约性经济。任何形式的民事法律关系都要在签订合同之后来确立。然而如果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不仅无法确保合同的公正性以及合法性,同时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造成损失。举例来说,在合同管理中,如果企业的经营者对于事前风险防范以及事中风险管控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还不具备合同审查或者是风险辨别的能力,则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会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企业损失很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2看重合同的静态管理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
在我国企业中对于企业合同的管理普遍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做法,他们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将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合同的准备、签订之上,却对合同管理全过程中最重要的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环节视而不见。与合同订立阶段相比,合同条款中约定的交货、验收、结算是否如约执行,合同整个过程中的单据、权证等重要证据是否归档显然更为关键,合同的根本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顺利完成具体的经济行为吗?合同像人一样,同样有生命周期,从合同准备、到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直至合终结是一环扣一环的全周期的生命体。其要求管理者必须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3合同管理模式落后合同管理不到位
合同管理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要注意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是否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存在着敷衍了事、执行不到位、不符合企业实际等状况,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法律部门合同负责制的模式,企业签订的每份合同都由法律部门把关。现实中,法律部门往往只能从法律上对合同条款做合规性、合理性审查,对合同签订的背景、具体情况,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此外,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法律部门不能够实现对执行情况的有效监控,从而使得合同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进而致使合同风险防控效果不佳。
2.4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履行合同风险,也就是由违约或者不可力抗等原因,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受损的情况。出现履约合同风险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合同签订后,缺乏对合同的妥善管理,或者对市场行情变化的预测不足,从而使得企业没有再第一时间内发现风险的存在,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的相关领导层和合同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法律风险的重视和研究。
三、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控制措施分析
3.1企业在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控制
在企业合同的签订之前需要首先形成一个完善的签约主体资格调查制度,确认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及经营资格,只有符合相关资格制度的企业订立的合同才是有效的,也才会避免产生企业经营中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签订合同之前还需要对合作者的商业信誉及履约能力进行充分的调查,条件允许的情况尽量的开展实地考察,全面的了解合作者所具备的实际财产状况及生产经营能力,确保在签订合同后,能够很好的履行相应的条款规定,商业信誉越高可信赖度也就越高。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印章管理制度,相关印章需要交由专人保管,使用过程需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行事,避免出现印章管理无序、滥用的状况。
3.2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企业合同的种类非常多,并且内容复杂,存在的陷阱也多,以买卖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控制为例,需要进行质量标准条款、交货方式条款、付款条款、定金条款等多方面条款内容的审查。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三类,企业需要依照自身产品的质量状况去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类型,还要指明能够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在超过规定的期限后没有提出书面异议的就看作是质量达标的一种表现,国家明确规定了质保期的产品除外。另外,在买卖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具体的交货地点以及场所进行确定,这样在风险发生后能够及时的确定所属法院。合同中还要包含收货方负责人的姓名、电话等,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收货方抵赖的问题,为诉讼举证提供依据。在合同中相关的付款时间以及金额等内容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出来,含糊不清的内容容易让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借口。
3.3企业在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诉讼时效方面的问题,对将要超过诉讼时效期期限的民事权利应及时向法院起诉,或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要求对方作出书面承诺履行。对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的企业具备的民事权利,需及时进行补救。对于合同履行的时候存在的超过法定期限的法律风险,其包含的行使权也就没有了,因此企业应该对《合同法》中的相关权利所具备的行使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在合同中约定需要企业进行送货,则应该让合同中标明的经办人进行货物的签收,如果是其他人签收则需要有合作方开具相应的书面授权证明。合同双方如果要进行权利、义务上的变更,转让之前需要合同双方达成协商,签订补充合同才能生效,特别是货款支付方面的问题,需严格的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去付款,如果要对合同中的收款单位或付款期限进行更改,则双方先要进行协商,达成意见上的统一后再签订补充条款,将其作为合同的附件存在,经双方盖章后生效。
总结
总的来说,企业合同风险防范是一个综合的、需要全面协调的工作,在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工作中,企业一定要按照合同条款、讲究证据、掌握技巧、竖立威望、认认真真解决风险防范相关工作,依照标准走合格程序处理问题。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是较为关键的一步,是促进企业单位获取效益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何辛楠.关于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10).
[2]拓剑鸣.国有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20):37.
[3]张文娜.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研究与防范[A].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