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横山区林业工作站
摘要:目前,国家出台了最新的退耕还林政策和以往政策对比,可以发现,新的退耕还林政策中还存在些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工程项目;问题;策略
引言
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深化退耕还林工作,收效甚佳,于是党中央提出启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由于无节制、盲目的开采树林和绿植,使得我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近几年,沙尘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升高,对公民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迫害,国家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退耕还林就是为保护生态环境量身打造的一项重大修复工程,一直被党中央以及国务院给予重视。
一、与上一轮退耕还林主要政策的比较
1.1建设范围、对象更加严格和具体
2020年,对我国国内符合条件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执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有着严格要求。其中,地块限制为:25°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丹江口库区和三峡库区15~25°非基本农田坡耕地这三大范围。同时,退耕还林草范围要充分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实际退耕还林草范围执行情况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保持一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私自扩大退耕还林草范围(包括: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及上一轮退耕还林已退耕地)。对于25°以上的基本农田中的坡耕地,若是需要纳入退耕还林草范围的,相关单位也要按照法定程序调整为非基本农田,依法纳入退耕还林草范围。
依据2015年国家《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对于那些调整为非基本农田的陡坡地,需要纳入退耕还林草范围的,也必须建立在保障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并且要切实做好群众日后的生产生活工作。
1.2建设方式更加注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
与上一轮退耕还林草采用的方式不同,此次的退耕还林更加注重农民的意愿,用的是从下到上、上下相合的方式,同时也会配合对应的政策措施。具体体现如下:首先,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权。群众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退耕,以及退耕后还林草使用方式,政府起引导和支持作用。其次,模式多样化。采用种植多样化模式,提倡林木种类多样化种植,减少农民因退耕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可以根据情况,在保障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第三,根据退耕还林地是否符合公益林标准,采用相应的补偿措施。第四,发动社会资源,允许社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中。
1.3调整补助政策
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较上一轮相比有了较大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补助周期变化,上一轮政策补助周期为两个周期逐年补助,新政策变为补助周期内分三次下达,即分别在退耕还林的第一、三、五年进行补助。第二点是补助标准变化,取消补助区域及补助树种的区别。在上一轮退耕还林中,生态林补助标准为每亩现金补助3080元,种苗造林费50元,共计每亩补助3130元;经济林补助标准为每亩现金补助1925元,种苗造林费50元,共计每亩补助1975元。新一轮退耕还林中,补助标准统一改为每亩现金补助1200元,种苗造林费300元,共计每亩补助1500元,具体到现金补助方面,每亩分别与上轮相差1880元和725元。另外,自2017年起,补助标准调整至每亩1600元。第三点是兑现方式更加灵活,按照规定,在不低于中央补助标准的基础上,省级人民政府可自主确定兑现给退耕农民的具体补助标准和分次数额,但需由地方财政自行负担由于提高标准而超出中央补助规模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补助标准降低带来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实施难度加大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符合条件的地块大多为10亩以下的小型地块,不但较为分散,地类也交织复杂,并且许多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与现存资料不符,极大增加了量地到户的工作难度。
还有部分区块土地较为贫瘠,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难以保证造林质量。另外,绝大多数需退耕还林的农户处于贫困山区,意识相对落后,加上水、电、路等各类基础设施不完善,后期管护不易实施,都是新一轮退耕还林需要面对的问题,也给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2.2补助标准偏低
第一,目前,社会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一些有关造林的因素,如:种苗、肥料、人工成本等,价格也在增长。在种植经济林时,需要投入很高的资金。例如:一些地方,在种植核桃苗时,每亩地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到后期,还需要再次投入资金;在种植其他有特色的经济林时,需要投入的资金会更高。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中,种苗造林每亩300元(2018年之后升至每亩400元)的费用明显较低。
第二,退耕的农户中,大部分的是贫困户,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也相对较差,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不足,也没有能力提升自我。农场大户和公司在承包土地时,需要同时承担管理经营土地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和土地的租金,一些群众便担忧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补助结束后的生计问题。许多地方政府因为财政困难,若增加补助金额,他们将无力承担所增加的补助金额。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地的现金补贴只有1500元,无法改善农户生活水平,退耕还林的后续工作也难以保障,群众的积极性不高。
2.3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环节薄弱
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性强,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严格,工作量也很大。基层林业队伍,特别是乡镇的基层林业站,他们是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农户进行工作,是林业工作中很重要的一股力量。但是,事实上,他们内部有一些问题:人员不足、技术能力不高等。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中,基层林业站将承担包括地块落实、合同签订等工作在内的全部工作。基层林业工作者每天都要走街串巷,因此,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艰苦的工作条件,频繁的人员变动,相关技术骨干稀缺,而且工作经费不足,因此基层林业队伍的思想很不稳定。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很高,退耕还林相关后续工作也得不到保障。
三、对策与建议
3.1适当调整实施范围
基于当前国情民情,国家应在原有政策标准上相对放宽标准,不再以斜率25°这个范围作为选择耕地的硬性指标。应当将种植户的实际需求和实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势资源着重加以考虑并作为实施退耕还林计划的先决条件。如此,才能更加促使政府与民众同体同心共进退,加快对地方被废置耕地、荒漠的治理及再利用,维护并防止生态脆弱地区进一步恶化,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良好的实施,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和生产的前进发展。
3.2提高补助标准
早在十余年前,我国就尝试在一些省市开展退耕还林试点项目。而在此后的政策上,国家和政府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也颁发了一系列相关的优厚补助。一是适度提高树木林苗、种苗的补助金额,这一项规定是为提高采购种苗的质量,从源头上减低苗木成活率低的问题,解决参与种植民工劳务成本难以提高的经济难题。其二是拨出补助费用中的部分用于改善当地生活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其退还耕地后的生计问题。
结语
总之,新一轮启动的退耕还林计划必须囊括社会经济、政策、文化等需求的方方面面,无疑是一个声势浩大且繁重的工程。这需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拟定新一年有关财政拨款和补助资金预案,林业、国土和水利部门根据西部实地考情况和历年治理总结的退耕还林经验,制定新的治理方案。为保证新一轮绿化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各部门彼此间互通有无,通力协作,严格把控交通、扶贫等各项资金的流动环节及去向,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专款专用,把一切实力和可用资源投注和运用在还原地方生态环境和加强经济建设上。
参考文献:
[1]杨秀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16(4):233.
[2]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孔漫雪河南农业2019-01-15
[3]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问题及策略探究 王虎林 新农业201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