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元素。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较少,且并未向学生大面普及。而伴随着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历史记忆和历史知识理解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然成为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本文将从教师正确认识思维导图的作用,保障历史教学效果;讲解思维导图相关的知识,做好教学课前沟通;调整思维导图教学的思路,创新历史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传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常会运用思维导图对整个章节的历史知识点的进行架构,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很少运用。随着初中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凸显,教师开始重视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但是教师需要明白思维导图的作用,对其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工作,只有教师对思维导图产生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一、正确认识思维导图的作用,保障历史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帮助教师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准确掌握整节课的知识架构和联系。不少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是因为缺乏对思维导图存在正确的认知,故而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性教学,借助学生的学习反馈来找到教学的问题所在。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教师可以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开展历史教学。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鸦片战争爆发后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战争的本质是什么?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有什么关系?”等。教师将知识点准确放在相应的知识模块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知识点与本课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于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的实验教学阶段,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伴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教师能够及时的调整历史教学,有效提升思维导图与历史教学的契合度,以期有效保障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二、讲解思维导图相关的知识,做好教学课前沟通
教师想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就需要在课前为学生认真地讲解思维导图,甚至可以举例演示思维导图的运用原理。教师这样做能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思维导图对开展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当学生知道教师的教学流程以及遵循的原理之后,能够在历史课堂的互动环节紧跟教师的讲课思维,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
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想要在课堂上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效果,就需要先为学生讲解关于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对教师讲课进行积极回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何关系?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哪些?对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在了解了教师在讲解思路之后,就会自觉地将知识点放置在本课的整体知识架构中进行理解,对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帮助。“诸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历史教学也不外乎。当教师能够在课前消除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时,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教师的问题,对提升本节课文的知识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三、调整思维导图教学的思路,创新历史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虽然很广,但是在面对不同性质的历史知识点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部分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即便是思维导图也不能将其具体地与整体知识框架建立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面对这些知识点时需要调整思维导图的制作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一目了然。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局限性,故而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中细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例如,在《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章中,其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零散特征,学生在进行理解和记忆时带有一定的难度。如经济取得了怎样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等等比较零碎的知识,无法直接用思维导图进行套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历史教学时,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历史知识更加具有系统性,进而实现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对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认知,另一方方面需要提升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思维导图引领下历史教学的认知,能够促使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去配合教师,对于教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蔡俊秋.例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2):59-60.
[2]蔡雅新.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