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发展的社会给当代的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体育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发挥德育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每一门学科都应该适当地渗透德育。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有很多德育渗透的契机,抓住这些契机进行教育,将会大大提升教育的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德育;教学
1导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始普及,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符。因此,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2小学体育与德育的关联性
德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各个学科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尤其是体育课程,与德育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课程是一项活动课,不仅需要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还需要学生进行合作、竞赛等。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忍耐力、毅力、决心、自信心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他们能够在不断的训练下突破自己,发掘自身潜能。而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团结的力量……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联,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二者的关联,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
3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三者互相影响,也互为基础,缺一不可。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主要是要求小学生能够通过学校的体育课程掌握最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方法,使小学生基本的跑跳、跨越以及铅球等运动能力达到目标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运动能力,同时身体素质也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普遍标准。健康行为则主要侧重于对小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健康的运动习惯的培养,这一要求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运用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品德则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德育为先,所以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穿插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小学生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建立,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与各项教学活动相结合,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通过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常识,还能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4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
4.1注意发挥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受到熏陶。因此,要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就必须要从教师自身做起,首先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与教学行为,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规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遵守时间、不迟到早退的良好的品德。要求学生完成训练量,教师自己也要完成一定的训练量,要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坚持下去。又比如,要求学生体育课上穿运动服,体育教师自己课上一定要穿运动服;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于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敢于承认;上课要求学生要准时,自己更要准时……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2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法的培养实际上是在为小学生健康的运动习惯做铺垫。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对于运动能力的要求处在最基本的阶段,教师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日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这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规范运动、健康运动提供一个完美的范例,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运动的行为习惯。
4.3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健康意识教育
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维护健康,保护体能发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是要让小学生懂得健康的意义,学会保健的方法,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生存能力,竞争意识和本领。而以前的体育正是由于缺乏了应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许多不爱体育,不会运动,不懂得保健的体育盲加健康盲。但值得可喜的是这一状况正在成为历史,体育与健康教育正在一步步迈向学生的心灵。有资料显示,天津、湛江八所实验小学对三干多名学生的调查,表示喜欢本课程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97.7%,学习后锻炼的主动性有提高的占95.5%,对养成卫生习惯有帮助的占97.5%,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行动的占90.5%。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学生中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要主动帮助纠正,教会一些矫正方法,加强教育和训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体育和美是紧密相关的,它包括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通过严格的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正确坐姿、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姿态。
4.4在教学细节中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中,会有很多的细节,这些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果教师能够细致地挖掘细节中的德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借还体育器材的时候,有的学生对器材不爱护,不愿意整理体育器材,那么教师可以对于热心帮助老师,主动整理体育器材的学生给予当众表扬,不仅能够激励这些学生,也能够刺激其他学生培养责任心,养成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的好习惯。还有在做热身运动的时候,有些学生的热身运动做不到位,出现小动作、说笑等情况,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并且进行引导,告诉他们遵守课堂纪律,做什么事都不可以三心二意。像这样的细节,每一节课都有无数个,只要教师能够把握住这些细节,及时地进行引导,学生的德育素养就能够得到提升。
4.5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克服障碍(如阻力、困难等)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容易在体育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往往通过一个具体的练习,就能觉察出学生的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如有些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怕吃苦、动手能力差、性格倔犟等。作为体育教师就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个体的任务,把它作为份内之事,不要作为额外负担,应把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我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定时、定量、定强度、定具体细节要求”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启发学生在身体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坚持练习。及时发现正典型,正确进行评价,对特殊学生区别对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机智、诚实、胜不骄、败不馁、勇于克服困难、坚毅不拔等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内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小学生年龄幼小,价值观、世界观都非常不成熟,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但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又毫无收效,所以教师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时机,将小学体育与德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冬萍.新课标下渗透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7).
[2]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2018,(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