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不仅仅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概念、定理、规律等知识形成、发展的基础,所以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创新、高效的实验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本文将从正确设计实验流程、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合理把握实验安排三个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可以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应用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化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和焦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凸显,同时也需要完成全新的任务和要求,即转变过去单一落后的实验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试验和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能够克服传统实验方式的弊端和不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所以,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顺应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地转换教育理念和思想,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出发,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优化,从而推进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设计实验流程,巧妙提升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性实验主要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操作和尝试,所以实施该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是需要激发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全面地了解与掌握物理探究性实验中所蕴含的基础知识、规律和定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来科学地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流程,避免实验的形式化,并适当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授《测定凸透镜的焦距》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先结合本节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凸透镜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在实验正式开始前,笔者先为学生们引出本节课程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们熟悉实验流程,然后,笔者再组织学生们设计本节实验所需的物品,并引导学生们如何改变一些变量条件。通过本次实验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设计实验的能力。这样一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笔者通过正确设计实验流程,巧妙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始动力和重要支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保证学生实验探究的有效性。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来设计趣味化的探究性实验,创设生动形象的实验教学情境,使整个实验更具弹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发挥的空间,促使学生能够从中深深体会到实验的乐趣所在,产生强烈的物理学习和实验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个实验时,本节实验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如何测算浮力的大小,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展开实验探究。学生们对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有着一定的认知,所以,笔者便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浮力的大小。这样一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把握实验安排,突显实验严密的逻辑性
实验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只有合理把握实验安排,才能够更好地突出和发挥实验的积极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把握探究性实验的具体安排,确保能够凸显出探究性实验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完整的参与和经历整个探究和实验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最终切实让探究性实验发挥出其价值和效用,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提升。
例如,在教授《探究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和效果》这个实验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突显出实验的严密与逻辑性,笔者在实验教学中,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探究过程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合理把握实验安排,突显了实验严密的逻辑性。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物理教学成效提升的基础和动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顺应课程改革的必然性趋势,树立科学的观念和思想,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通过正确设计实验流程、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合理把握实验安排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革新,最终实现探究性实验的组织与实施,凸显出探究性实验的真正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隆飞.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学理科园地,2018,14(04):54-55.
[2]赵仿学.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