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学课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众多教育工作者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结合,给数学课堂教学打开了新视野。本文从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为切入点,旨在探寻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环境下在小学教学课堂对信息技术下的运用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新视野
在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课本表层抽象知识的讲解上,没有做到均匀发展,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但如果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信息技术,将生动形象、色彩艳丽视频,可静可动的图片和PPT等应用于教学,就可以利用其丰富又具有时代性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
一、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也导致了数学课本上总是出现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难以被学生理解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从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对称轴”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取一些常见的具有对称性的动画或图片,比如学生常见的蜻蜓、蝴蝶,将这些形象对称的昆虫图片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学生就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图画,询问这些小昆虫有什么特点,加快课堂教学的步伐。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够积极发言,很快就能发现蜻蜓和蝴蝶的两对翅膀在扇动时是重合在一起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入“轴对称”的概念。接着教师就可以出示中国结、天安门、拱桥、方向盘等学生们常见的事物图片,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用教学专用的水笔画出来,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对称轴”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的内涵和实际应用。这样的教学借助信息资源弥补了小学生的认知缺陷,且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学生自然能够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
二、巧用信息技术,呈现数学思维过程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会逐渐由形象转向抽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一些具体的探究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逻辑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信息技术中的平移、旋转、渐变等动画效果能够把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过程和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就可在教学课件中设计动画:将一个圆逐渐分成八份或更多份,利用动画的形式,将各等份逐渐拼为一个矩形,从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通过这样的动画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够让学生从生动直观的过程中体会公式背后的数学思维,启迪自己的智慧。在教学中,学生明显被这个画面所吸引,教师要趁机引导:“大家还能利用这种‘拼合’的方法将圆分成的小块拼成其他图形吗?”学生们的好奇心就被激起了,探究的兴趣使他们的讨论更加热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在班内及时巡转,以便找到清晰、正确的思路,在讨论结束后让学生站起来为大家讲解,并借助多媒体演示学生所讲的过程。通过演示将分解的圆拼成三角形、梯形等常见的图形,进而再推导出S=πR2的公式,学生能够从形象的动画中理解抽象的推导过程,对圆的面积有更深的理解,从而使得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阶段,一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如果能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还原到实际生活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思想的运用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那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抽象内容,,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生在刚接触“数”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比如,将一家人的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图片上的一家人都有谁呢?他们一共有几个人?”学生们看着图片,很轻易能够回答出:“这一家人都有爸爸、妈妈、孩子,一共有三个人。”教师再问:“他们一共有几个鼻子?一共有多少只眼睛?”逐渐将生活情境中隐含的数学知识讲给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不会觉得抽象数字的学习枯燥乏味,一举两得。再如,教师还可以将不同币值的人民币图片展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创设情境:“春节要到了,经过一年,大家手里一定会有很多零钱,但是大家要把零钱换成整钱,该怎么换呢?”然后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们对钱的换算十分感兴趣,很快就能讨论出“将10个1元换成1个10元,将50个1角换成5个1元”的结论,从而将实用的元、角、分的换算牢固掌握。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小学数学加爱学打开了新的视野,教师要不断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梅跃奎.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73.
[2]岳春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