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学生接受系统化物理知识学习的开始。物理学科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与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都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学习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刚开始接触再加上比较大的难度,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就成为很多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即从注意联系现实生活、适当开展合作学习和实验要有一定自由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物理知识中是有很多理论概念的。上文已经提到,学生要学会、学懂这些理论概念比较困难,部分物理教师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有时会对学生说“你只要记住这个公式,知道这个公式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就可以了”。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会“消解”物理学科的意义,让学生眼中的物理知识完全变成应付考试中某种题型的工具。即使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教学策略也算不上有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有用和有趣,真正把物理变成学生知识技能的组成部分。
一、注意联系现实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编写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当前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都比较注意从现实寻找例子,以为学生提供参照或促进学生理解。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其生活场景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别,教材在客观上不可能照顾得那么全面。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发挥作用,适当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在平时与学生有较为顺畅的沟通基础上,寻找那些学生最熟悉的例子,特别是学生感兴趣、希望弄清楚的生活问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变成其提升生活技能与生活认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其中有很多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当代初中生已经较少见到的老式电话,也就是传统的“座机”,他们可能在电视里见过,却不知道这种电话为什么要做的这么大,原理上与手机有什么区别。教师发现学生的这种兴趣后,就可以找一台废弃的老式电话和一台旧手机,带领学生拆开这两部不同时代的通讯工具,仔细观察二者内部的构造,对不同构造的功能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比单纯看教材上的图片和文字要有趣得多。
二、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以上已经多次提及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能会感受到较大的难度。而且进入九年级后,学生除了要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做好复习巩固,为中考做准备。以上因素都对师生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合作学习,让不同特征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彼此砥砺,取长补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些痼疾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但是,合作学习也不能过多过滥,一些简单知识的复习就没有必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及之后的“电压 电阻”等章节,是一系列、成系统的电学知识。为了不留下死角,让全体学生都尽可能牢固得掌握电学知识,在进行这几章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注意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情况会出现变化,特别是同一小组的学生其优劣势特征会越来越相似,此时教师就要适时重新分组,让学生能够在新的小组中继续有机会弥补自己的短板。
三、实验要有一定自由
在实际教学场景中可以发现,初中生对于物理实验课的兴趣相对一般的课堂教学更大,因为在实验中他们有动手的机会,自由空间也比较大。但是,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却对学生施加了太多的限制,比如规定学生必须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完成实验过程,必须取得与预期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可物理学所取得进展,都是在不断的实验失败中所积累起来的。完全不允许学生失败,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死记硬背”,学生兴趣会受到极大打击,也就不会用心去思考实验到底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对其思维发展是不利的。
仍以上文提到的一系列电学知识为例。这部分内容有很多实验,比如串、并联电路的构建等。这些实验中用到最多的一般是干电池,电流、电压都不算大,没什么实质性的危险。教师可以在密切注意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尝试去搭建各种形式的电路,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必须像教科书或教师标示出的那样搭建一个平平无奇的串联或并联电路。这种实验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还能促使他们长期保持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在未来的时间内持续发挥影响。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因为知识难度较大等主客观因素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这些困难绝非不可克服。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从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成长的角度出发,把握住物理学科的本质和初中生的特征,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推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毛德飞.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68.
[2]朱兆春.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