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化发展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而传统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却难以满足这一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亟需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革新。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真正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相适应。本文将从设置针对性问题、开展小组化活动、布置生活化任务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组织开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探究式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不谋而合,能促使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学习不再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顺应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树立起科学的观念和思想,把握小学生的基本认知和学习特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与革新,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设置针对性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问题是知识的基础载体,同时也是学生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更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转换过去单纯说教的方式,根据数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来设置针对性的数学问题,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创设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与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授《倍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为了培养学生们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笔者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了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如下:制作一件桌布需要3米的布,现有27米布,那么可以做多少件桌布?一辆小气车的载客数为5人,大客车的载客数是小气车的7倍,那么大客车可以载客多少 人?面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开始对问题展开分析。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针对性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二、开展小组化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强调和倡导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和最终结果,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打破学生之间原本的个体竞争关系和分离状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同个问题和任务展开讨论、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和相互启发,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最终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们探索两位数乘两位的数的计算方法,为了让学生们经历探索的过程,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地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48乘50的末尾有几个零?6个35再加上20个35,列出算式为多少?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各小组充足的探究时间,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多交流、多沟通。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化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布置生活化任务,指导学生实践探究学习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来源和最终归宿,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所以指导学生实践的探究学习也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拓展教学思路和范围,注意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再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来精心设置生活化的任务,指导学生利用自身数学思维和所学数学问题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分析与探究,实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加深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生活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发现小数的应用。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布置生活化任务,指导学生实践探究学习,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的组织与开展是广大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和支撑。所以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换思想和观念,从现实学情出发,通过设置针对性问题、开展小组化活动、布置生活化任务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推进数学教学的革新,最终实现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邢红阳.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2):30-31.
[2]高甜.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