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因素。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思想精神观念进行理解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对家国理念进行感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家国观念进行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思想教育中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设计小学语文教材时加入了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利用好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与传承。
一、学习古典诗词,传承家国思想
中华民族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古典诗词就是其中一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词不仅能对作者的情感进行表达与抒发,更能够对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展现。感怀于朝代的兴衰更替而创作的诗词作品不仅是诗人的情感表达,更是中华民族的情感体现。通过对于饱含爱国主义情怀诗词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朝代的更迭变化让生逢乱世的诗人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地认知与感慨,创作出许多忧心家国命运,展现诗人爱国情怀的经典诗歌作品,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等。通过这类爱国主义诗歌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在学习《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这首诗时,笔者会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当时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社会状况进行了解与感知,从而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二、品读人物传记,感悟先辈精神
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是由千万中华儿女的个人情感联系凝结起来的。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为国家奋斗和抗争的英雄人物,他们敢于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展现革命先辈勇于抗争,甘于为国奉献事迹的文章,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能够通过对先辈事迹的了解感悟其传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自觉地接受精神上的洗礼从而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与传承。
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与培养,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体现革命先辈爱国精神的文章,比如《永远的丰碑》中的军需处长和《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等,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能够让学生对于革命的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产生以先辈为榜样,为祖国而奋斗的爱国精神。比如在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学生能够通过对周总理少年立志报效国家识记的了解,对周总理的赤诚之心进行体会与感知,学习他勇于奋斗的远大志向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熏陶与心灵上的洗涤,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三、赏析说理散文,了解历史进程
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列强的侵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与打击。在这种形势下,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开始觉醒反抗,并试图通过文字来对同胞的观念进行引导,以激发起更多人的爱国情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近现代的历史进行介绍与普及,通过了解历史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感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条件。
近代中国史是中华民族反抗压迫的奋斗史,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的爱国志士为警醒世人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闻一多的《死水》等都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与剖析,并试图寻找救世的方法。学生通过对这类作品的学习能够对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时,学生会了解到作者对于中国的未来仍抱有希望与期冀的乐观精神,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拼搏奋进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古典诗词教学让学生对家国思想进行感知;通过品读人物传记来感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对近现代说理性散文的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兰军.浅析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增强语文教学德育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52.
[2]王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何在语文课堂贯彻爱国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