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教学对策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时有目共睹的。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用单一的形式引导学生按照从文字到段落的方式理解文本,如此教学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还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如何使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最少的精力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往往这样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运用各种手段,为学生有目的地创造具有情感色彩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获取阅读水平提升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好有效教学基础。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艺术源于生活,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多年的生活体验过程中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甚至有过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相似的体验。对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利用阅读与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共鸣下,深入理解文本,同时获得阅读乐趣,打好有效阅读基础。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这篇文章中,老舍先生为我们形象地展现了济南的冬天。冬天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所经历。但是受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影响,冬天的景色是不同的。立足于此,我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本地冬天的场景和我去年录制的学生冬天活动场景,以此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受熟悉的生活内容的影响,兴致高昂。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我顺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南北方的冬天存在差异,你们想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吗?北方人是如何度过冬天的吗?此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由此展开对济南冬天的探究。
2.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具有戏剧性的文章,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对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我经常会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演绎,经历作者蕴含在人物、场景中的情感,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入体会。
以《老王》为例,这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文章中,杨绛先生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杨绛先生在描述生活片段的时候,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将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为了使学生体验人物性格,体会到人物形象,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文本中的几个生活片段为切入点,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扮演“我”、老王等形象,在语言交流、动作演绎中,深入到人物之中,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感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而且,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自主阅读的权利,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可谓是一举双得。
二、立足文本,整合课程资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大力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学生在教学资源的辅助下产生阅读兴趣,并积极地投身到文本分析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材的版本是以板块结构为基础的。而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载体。对此,我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以板块结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在阅读大量文本的过程中建立认知,实现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以《朝花夕拾》为例,这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已经接触到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他们的认知里,鲁迅先生的作品,晦涩难懂。由于无法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鲁迅先生的创作风格,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存在诸多的问题,甚至一些学生直接放弃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了解决此问题,我打破学段和课内外的限制,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等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资源品析中,感知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建立对鲁迅先生创作的感性认知,做好阅读《朝花夕拾》的准备。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限制,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合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实现阅读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永建.基于有效教学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89-90.
[2]吴胜全.开展有效教学 发展创新思维——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