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开拓视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引导学生积累摘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如何让初中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语文写作质量;阅读;摘抄;兴趣
有效的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在我看来,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会由“我要写”转变为“我想写”,同时,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多多阅读课外书,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
一、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
以引导学生阅读《繁星》为例,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繁星的阅读,将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句子和名言摘抄下来,并学会运用。然后对书籍进行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文中分别写到了巴金先生在不同的地点看到不同的星星,文中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文中写到“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文中写到作者怀念家乡,怀念家乡的星空,怀念自己的母亲,将自己再眼眶中的泪水看到的世界比喻成无数只萤火虫,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眼含泪水的形象,突出思念家乡的痛苦之情。还可以引导学生看《格列佛游记》,了解书籍中的主人的经历,主人公分别到达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马国,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分享交流书籍中的主要人物,并且归纳总结书籍中的人物特征。格列佛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他处事圆滑、为人仗义、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机智。有胆量。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有利于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
二、引导学生积累摘抄
只有学生有充足的写作语言,才会在语文的写作之中如履平地,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文采,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摘抄,为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做准备条件。
以讲解《山水画的意境》为例,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句子画出来,并且进行仿写,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像有的学生画出: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文中的句子运用比喻句,生动形象的写出古树的生命力旺盛,即使树干倒下还是可以枝繁叶茂。以此延展进行仿写:在田野里,稻谷穿上了金黄色的新衣服,随着微风轻轻的摆动,她好像在幻想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那里的世界没有害虫,也不会有鸟儿吃她的稻谷,又好像在想念她上一任的主人,主人因为稻谷姑娘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对她很是照顾。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写出稻谷熟了,从青色的杆子变成黄色的杆子,生动形象的写出稻谷随风摇摆时的情景,随着又将稻谷拟人化,写出稻谷思念主人和自己美好的愿望。还有的学生积累到:秋风小姐哼唱着歌曲来了,吹黄了树叶、吹谢了花朵,等到树叶重新长回来的时候,就是秋风小姐重新起航回家的时刻。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时候积累摘抄,开拓眼界,提高语文知识,为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做准备条件。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假如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兴趣之后,就会产生克服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做准备条件。
首先创立情景,引导学生写作有关“爱”的作文主题首先让学生交流讨讨论,想一想有哪些事情与爱相关。我会先给出思路让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写作,我们可以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为你做过的事情,还可以写一写为中国牺牲的英雄,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写大也可以写小爱。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多多观察生活,因为生活中处处是学问,以此不断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质量。比如出去旅游,我会充当导游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大自然的美景。最后可以让学生写出旅游之后的收获,想一想在旅游的过程中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将这些内容写到作文当中去。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为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做准备条件。
总而言之,有效的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任务中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摘抄,来保证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避免语言单调、写作手法单一,同时,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为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质量做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赖真珠.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J]. 新课程(中), 2016(9):189-189.
【2】霍升红. 河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反思[D]. 河北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