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就要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教给学生“写什么”;通过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教给学生写作时“怎么写”;通过阅读文章时对“思维”主线的把握,帮助学生在写作前明确“为什么写”。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帮助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不同作家由于本身经历的不同,其语言风格和语言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是各不相同的,或优美、或自然、或婉丽、或素朴…….这些都是初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的最佳“模板”。由于学生自身很少能在现实生活经验中积累到丰富的素材与题材,难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有必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者的文学作品,来帮助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写作教学。
一、读“内容”助力“写什么”
题材源出于现实生活,原本是十分丰富的。每一个作者基于自己本身的经历,都能够写出一些自己熟悉的东西。比如要学生描述海洋的事物,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对海洋有实际的知识了解和切身体会。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要学生经过关于海洋知识和在海洋中发生的故事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就会“弥补”学生在窄小生活圈子中造成的生活素材积累的不足。所以,教师应借助内容阅读教学,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
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在写作时善于抓住内容进行描写,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作者都描写了什么,在学生通读全文结束后,教师提问:“谁能告诉大家,作者在文中都对什么进行了描写呢?”学生积极回答和补充:“山、水、城、雪”教师给与肯定的评价:“是的,作者通过描写山的温静,山的秀气,水的碧绿,城的温暖,雪的配合,来描述济南的冬天。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围绕中心,描写周边事物,来突出中心”学生在写作前,通过对中心思想的扩展延伸,找到了很多可以写的素材,帮助了学生的写作。
二、读“表达”助力“怎么写”
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之处通常表现为“怎么写”,原因就是缺少写作策略,不善于表达。现实中通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平时很细化阅读,但是在写作时不一定有突出表现。教师应在阅读时,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加以重视,让学生学习对事物写法的学习。
例如,教师同样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文中对济南冬天景物细致描写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根据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重点阅读这篇文章的第二段。其次,适时引导,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作者在第二段落中是如何描写城边上的小山的?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的?”在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项研读后,然后问道:“谁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学生小明积极回答:“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了对小山包的描写,通过拟人化的小山包对山城济南人们的呵护话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教师给与了学生肯定的回答:“你的回答非常棒!”最后,教师安排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作业,并予以检查:“谁可以描述一下自己作品中拟人化写法的地方?”学生小森积极回答:“我写的是含羞草,它的叶子纤小而碧绿,当我碰它的时候,它会想:‘主人,你观赏我就可以了,不要碰人家’”。我通过引导学生针对写作手法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并应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提升了学生“怎么写”的写作能力。
三、读“思维”助力“为什么写”
这里的“思维”实际上指的是作者写作时的“想法”,或者说:“写作目标”。学生要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根据写作的目的作为中心,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在写作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合理安排表达方式与内容。避免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为你而导致的作品语言贫乏、内容空洞。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有写作立意,明确写作目的。教师要求学生在第一遍通读群文的过程中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以及大篇幅文章都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在分钟的阅读后,教师进行提问:“谁能告诉大家,这篇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重点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小明学生回答道:“物候”老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你回答的非常正确。小明的答案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作者正是想通过对物候的描述,让大家了解大自然的知识。那我们在写作前,也可以先确定下来要写什么,我为什么要写,这样,才能更顺利地写作。”教师留了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题目前面附带写出写作的目的,根据学生反映,先写目的,在写文章,写作过程中一直是思路清晰的。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时分不开的整体,语文教师只有充分结合读写结合的教学,才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获得提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妙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102.
[2]董海艳.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