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良好的写作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能给广大同仁带来启示。
关键字: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端正态度;创设情境;注重积累
写作教学可以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因为教师教学字词、语句、段落、篇章,既是为了让学生读懂、理解他人的意思,更是为了让学生遣词造句,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这一角度来说,上述的语文学习内容无不是为了写作而进行的铺垫。小学写作是学生写作的启蒙和开端,对学生日后的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们语文发展的高度。如何开展正确的写作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感悟,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端正态度,消除功利心理
诸葛亮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态度的重要性,无论做任何事,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以其为指路灯,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在笔者看来,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是我们进行写作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写作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应试教育背景下,根据成绩评价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实行。学生的成绩优异,就会得到教师的夸赞,父母的表扬,还会得到奖状和其他的小礼品,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只能默默地羡慕,甚至会受到批评、数落。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长此以往,功利心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容易造成学生的写作态度不端正。为了考试得到高分,一些学困生往往在写作时注重表面功夫,将多种句式杂糅在一起或者进行辞藻的堆砌,进一步降低了作文的质量。其实真正优秀的文章不在于表面华丽的词汇,而在于内心深处的情感显露。为了消除学生的功利心理,我们应当多鼓励学困生,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比如,学完一篇课文后,让他们站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既锻炼了他们的胆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变得丰富而真实。总之,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该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不以功利为向导,使学生做到有感而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这不仅是写作教学的要求,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写作应该以兴趣为动力,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在写作中尽情地释放自我。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写作开始前,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组织一些小表演、小游戏,观看一段小视频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比如,我在教学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的写作时,就事先搜集了一些近现代英雄的视频和相关资料,像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部队转移,纵身跳入悬崖的伟大壮举,赵一曼宁死不屈,坚决不泄露抗联情报的革命精神,雷锋先生一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等。在放映的过程中,我还配上了相对应的背景音乐,进一步烘托英雄们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对英雄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增添了写作课堂的趣味性,缓解了学生的写作压力,有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习作。
三、注重积累,拓宽素材空间
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是写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如果说写作是建造大厦的过程,那么写作素材就相当于建筑中的一砖一瓦,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时应用自如,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让每砖每瓦都物尽其用,最终建造出恢弘壮丽的大厦。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素材,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拓宽素材空间。比如,我经常组织学生们开展读书交流会、素材分享会,引导学生将近期读过的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籍、刊物等分享给大家,并且相互交流自己的感想,在交流中积极听取他人的见解,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再比如,我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进行思考,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将每日的所思所得记录在日记中,从而不断扩大他们素材的积累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发现素材,积累素材。
总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消除功利心理;创设相关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拓宽素材空间,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金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6(26):128-129.
【2】祝志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6(13):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