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阅读也是小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重要评判标准。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师;低年级;阅读问题;整本书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对于小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新课标标准要求的读物数量也比此前增加了很多,也可以充分的看出我们国家对于青少年读书的重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的字都不多,要完整的读完一本书也是很困难的,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如何阅读整本书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语文阅读环节的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还是将课堂教学重心过多的放在了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上,而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反而被忽视,占据的教学时间相对来说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存在错误观念,简单的认为在平常对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已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了同步教学,不需要再单独拿出课堂时间进行专门的阅读教学,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狭隘错误的观念。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积累十分重要,因此就拿阅读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来说,绝对不可仅仅依赖教材,更不可蒙混过关,而是要拿出专门的课堂时间进行针对化的阅读训练,否则极易阻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建立。
(二)学生阅读没有目标,囫囵吞枣
小学生理解力相对来说不高,社会阅历也比较缺乏,因此,在阅读某些文章和素材时,往往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尤其是在阅读整本文章时,更是囫囵吞枣,草草了事。这种阅读训练不但浪费时间,还不会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现状,仍然机械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某一材料,并形式化地写出读后感,却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阅读起来无从下手,难以把握文章主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三)缺少对学生阅读后的反馈评价
阅读反馈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忽略掉这一环节,认为只要读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阅读只是教学中的一个过程,而实际的阅读效果也即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才是最终应当重视的。这一效果的体现恰恰就依赖于学生阅读后的反馈评价,缺乏这一环节,就会造成整个阅读教学活动虎头蛇尾,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策略分析
(一)立足儿童,培养优秀的阅读习惯
在我们过去的课堂中,拿来让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因为大多数老师都让学生写作业了。即使是在上阅读课时,老师也只是规定学生的阅读时间,至于阅读什么类型的书以及怎么有效阅读根本就没有对学生明确表示,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课程虽然上了,但是阅读的能力却是一点都没有得到提高,而且这其中还不乏有些学生看似是在看书,其实心早已经不知道飞了哪个游乐场去了。老师如果只是做了表面的监督工作,是很难发现这种情况的。优秀的阅读习惯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应该阅读完一整本书,这样才能对整本书的故事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小学生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一个优秀的读书习惯——读书就要读完一整本书,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会比别人更加优秀。因为做事总是有方法的,学习这件事情也不例外。但是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效阅读,首先也要保证学校拥有充足的图书量,而且都是很适合小学生去阅读的书籍,其次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将一整本书都读完,这样才是有效的阅读。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告诉他们读书的习惯是读书就要读完一整本书,接下来才是如何正确阅读。首先可以对一本书进行略读,当大概明白其中的含义之后,再进行精读,仔细的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小学生也可以在小学阶段就能明白自己喜欢的书籍是什么,从而就可以大致的推断出自己喜欢的方向是什么,以后可以朝着这个方向进行不断的努力和深造,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学习起来也就更加的动力十足。
(二)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对于如何挑选优秀读物还是很迷茫的,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漫画和杂志,一不小心他们就会陷入其中。所以老师一定要时常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著作,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小学生也分年龄段,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老师可以多选择一些有插图的书籍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对于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老师可以选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种非常经典的书籍让他们进行阅读。
另外,老师可以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如果是老师安排的阅读任务,学生会把阅读当作是一份作业,带着写作业的心情去阅读和带着好奇、激动的心情去阅读,所带来的感受和体验肯定是大有不同的。老师可以提供一份书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挑选阅读的对象。通过老师挑选书籍,可以避免那些阅读难度较高的书籍被学生阅读,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看其他乱七八糟书籍的现象,而且学生也有了自己做选择的机会,看书的兴趣也就会大大的增加了。
(三)要养成阅读完整本书的好习惯
很多学生都很贪玩,无法安静的坐下来去阅读完一整本书。导致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主观臆断性,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就要起到监督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看书页数,家长负责监督。当学生到校后,老师可以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四)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书本有关的信息,先让学生看清书名、作者以及目录,再指导学生阅读其前言,确保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把握整本书的大致线索,在脑海中产生初步印象。之后再教会学生通过目录来了解整本书所讲的内容,做到提炼并浓缩。其次,教师让学生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把朗读和默读联系起来,要能够在读懂书本内容的同时领悟其中的内涵,欣赏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其思想、理念等。在读到简单的情节时,可以用泛读的方法很快地浏览。而当读到重要的情节时,或是看到令自己十分感兴趣的地方时,就可以精细地品读,大声朗诵出来,还可以将其抄在纸上,反复咀嚼。这样就可加深阅读印象,提升阅读整本书的质量。
比如说,老师指定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大概的方向后,再让学生进行精读。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老师可以安排一个特定的阅读课,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完整本书,否则短时间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对于整本书内容的把握。老师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后,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下一次阅读课程的开展。
三、结束语
阅读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我们身处在哪一个年龄层,都不要忘记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对于外界的认知层次也很浅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他们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开阔。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强制性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让他们人生达到新高度的小帮手,但是也要注意,只有完整的读完整本书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姜宇鑫. 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与指导策略[J]. 课外语文, 2017(19):139-140.
[2]罗东河. 浅谈教师如何提问能更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阅读[J]. 南北桥, 2017(19).
[3]魏碧霞. 让名著浸润孩子的童年——浅谈小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J]. 新教师,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