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很重要,再者就是科学的、合理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显现出来,中学学生作为介于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承上启下的特殊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将会遇到更多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这使中学学生在学习心理、情感心理、性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健康的心态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学生健康成长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中学学生
引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样化,不同的学生具有差异化的心理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因势利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疏导。而“问题学生”未必是“差等生”,这一说法也越来越被得到认可。如何认识当前中学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通过相关途径和措施加强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加强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因刚刚步入青春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上发生了快速的生长变化,但心理上的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充满不确定性。实践证明,加强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面临着多元化的变化。特别是在社会激变的今天,中学生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课业负担也比较重。这些都容易增加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若没有及时将负面情绪排解出来,势必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面临着非常复杂的信息。他们相对幼稚不成熟的思想,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信息时很难判断有价值、正确的信息。这也使得他们极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一旦被错误思想所侵袭,无疑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基于此,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2中学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现状
1.1学校自身重视不够
虽然在目前对于中学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口头上注重,但是在实际上呈现出工作乏力等状况。由于教育工作不到位,因此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依然呈现出问题,甚至还能够发生恶性的事件。等出了一些严重事件,学校的领导才会重视起来,教育工作才会有效地开展[1]。而且,很多学校一贯地认为那些调皮,好玩的学生都不应该得到教师的认可,认为这些学生就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认为“问题学生”就是“差等生”,其实并非如此,“问题学生”未必是“差等生”。
1.2大部分学生缺少传统美德。
很多学生缺少对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就是有一些有父母在身旁的,父母也没时间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学习。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全权照顾下,出现纵容、溺爱,对他们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量满足。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出骄横任性。即使在学校表现得很好,可是一旦回到家里,就变了样。对于这类型的学生,老师一定要纠正他们的行为,否则,很容易形成缺乏爱心、公德心。对此,家校共育非常重要。积极沟通,针对性解决问题,努力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3自卑感较强,自尊心不足
中学学生大多数是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挫折经历,加上社会上一些人长期以来对中学学生存在严重偏见和歧视,中学学生几乎成为“差生”的代名词,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相对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训练难免会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因此自暴自弃,整天无精打采,对事情不感兴趣,自卑感较强[2]。
3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中学教学教育体系中,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认知特点,运用科学多元的教育策略,能够整体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能够全面促进中学学生的健康发展。
3.1构建心理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整体优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学校应该科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学校应该结合现阶段中学生普遍凸显的心理问题,科学设计和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为优化教学质量,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该积极运用鲜明的案例,尽可能采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开展系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邀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来举办讲座。在讲座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向广大中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内容,也要指导他们科学防卫心理问题。
3.2开设心理教育及辅导机构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为整体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为学生提供精准性的心理辅导,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或者心理辅导机构。一方面,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充当心理咨询教师,或者聘请专业老师来进行定时兼职,引导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工作内容,除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教育外,更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防范和控制方面。如引导学生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防卫心理问题的方法,学会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解。
3.3构建学生个性化心理档案
在中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为全面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优化中学生的心理素养,教师应该积极配合心理健康老师共同制定学生个性化的心理档案。一方面,教师应该会同心理健康教师做好普查工作,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配合心理健康教师来重点关注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动态化的视角来审视每个学生,重点研判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和演变程度,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和矫治[3]。
3.4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除学校以及教师的努力外,更要发挥家长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引导,提升他们对子女心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提升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座谈会、经验分享会、家长教育讲座等方式来优化广大家长的认知。另一方面,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要及时配合教师做好家庭普查工作,要尊重、关心、呵护子女,营造和谐平等的关系。
结束语
总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中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改进和加强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健康、平稳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结果。也只有每位老师用心的去钻研,带有智慧的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迅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念恩,刘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创新:同伴教育[J].新课程(下),2015(02):88.
[2]朱涛,席从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03):114-116.
[3]郝茹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