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的过程中企业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取科学知识。而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习科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操作
新课程实施以来,本人 本人注重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的粗浅认识。一提高兴趣是探究的动力。小学科学教学要提高孩子的兴趣。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首先让学生喜欢科学这门功课,而不是讨厌这门课,当然这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师生关系的处理有很大关系。一般人而言,小学生对于科学课上的实验还是充满好奇心的。只要有了好奇心,孩子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一、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技能的策略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对每个实验进行设计,从实验材料的准备(有的实验材料直接从器材室搬来;有的材料需要学生自带),要求学生自带的我总是提前几天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好。学生在准备材料的同时,他们就会想,老师这次让我们准备这些材料是做什么实验呢?有些学生就主动预习书本知识。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材料。还有的学生甚至自己做起了实验,这样让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其次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材料,课前预习以及教师出示的问题,学生都会思考:这个实验究竟应该怎么做?这样做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还要创设情景,设计好各种环节让学生有不断往前探究的欲望,只有有了这种欲望,学生才会主动进行操作,并且通过不断实验来寻求结果。当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会对当前所研究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糖到哪儿去了》时,我提前让各小组准备一次性杯子,沙子,食盐,味精,五香粉,方糖等实验材料,有些学生就问:老师,你让我们准备这些东西做什么实验呢?我就让学生看书。学生恍然:哦,学习巜糖到哪儿去了》,那么糖究竟到哪去了呢?课前我设计了冲一杯糖水让学生喝这一情景教学,让学生思考这节课究竟要研究什么?怎样操作,怎样验证?老师稍加指导,各小组迫不及待进行实验,很快学生就说出 了哪些东西能溶解?哪些东西不能溶解?对老师提出的怎样加快溶解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很快知道了 加热、搅拌丶捣碎等加速溶解的方法。这样教师教的非常轻松,学生通过自带的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的得出了结论。
二、实验操作是探究的途径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获取准确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首先,强化小组合作的作用。科学实验一般都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因为有些材料一个人不可能备齐,有些操作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因此老师要给每位学生明确分工,共同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各小组成员要明确职责,谁带什么材料?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交流?让每个人都要有事。每个人都不能失误,这样合理的分工,有利于形成探讨的气氛。
当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验证结果有误,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以及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从材料的准备,到操作流程,到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等都能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各成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巜观察一棵树》时,让学生分小组去观察校园里的任意一棵树。组长会根据课本要求提前让组员带好观察所需的工具,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分配下,有的去丈量树的胸径;有的去测量树的高度;有的上网查询这种树的特性;有的去采集树叶制标本;有的去拓树皮等等。这样小组合作完成了对一棵树观察。在小组合作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了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其次强调教师在实验操作中的引领作用。记得以前在实验过程中,都是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教师在课堂上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实验结论全部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是这样的教学违背了教育理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指导下亲自操作,主动获得知识。当然师生活动应有机融为一体,教师应该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及能力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 每一个流程都要严谨,每一个操作都要规范。且不可大意。注重引导学生示范操作时,要与讲解相结合,示范操作要准确告知学生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同时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逐步释疑。然后学生进行模仿操作,教师要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完成操作规过程。在教学巜电磁铁》时,我先根据实验材料示范性的操作。让通电的铁钉吸起了大头针,学生反响强烈:这怎么可能?没有磁铁怎么有磁性?对此我要求模仿我的操作进行实验,然后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后还真能吸大头针。但这时候有的学生发现了。为什么有的吸的大头针多,而有的人吸的少?对此我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反复实验,自由交流发言。最后得出结论:电磁铁磁性大小与电池的多少及铁钉上线圈的匝数的多少有关。教师在这些操作实验中正确的引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创新实验是探究的目的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是全民创新的时代,小学科学是整个科学课程的基石,实验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富有创造力的实验对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实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如教师要多提出问题和假设:这样操作行不行?换个材料可以吗?为什么与结果不符?还有别的办法吗?问题是创新的动力。学生只有会提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欲望。在教学四年级科学巜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时,因为滑轮在生活中不常见,我先组织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然后示范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学生模仿组装后进行操作,最后得出结论。这时我 没有示范制作滑轮组而是问学生:谁能够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制作一个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方向?各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很快有小组做成功了。课后老师布置作业:哪个小组能用尽可能多的滑轮去组装滑轮组并且最省力?这样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科学实验操作一定要注重课外延伸,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上网、向老师请教、查资料和家长一起制作等形式来完成。每年的“五小“竞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去拓展他们的创新渠道,体会创新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设计多种形式的实验:如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组实验及家庭实验,通过课件制作实地观察测量,现场采摘和捕捉等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真正做到学科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