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实现学生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学生经过学校的学习、教育,最终要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使之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合格公民。正如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所说:“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是从学校教育层面而言,陶西平教授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文中,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及社会的发展变化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变动加快、价值取向多元、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度加大等等因素常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考验着人的承受能力。同时,主要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新一代,受到的关怀呵护增多,批评指责减少;在家庭独处增多,与社会交往减少。这些使得他们承受和调适心理压力的能力相对减弱。再加上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强调以激励为主的教育方式,这些都是正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和教师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忽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偏向。因此,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会产生诸多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他认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是社会责任感,二是自我和谐。
作为小学生来讲,如何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焦点不是告诉学生你应该做什么,或者应该如何做,而是要通过鼓励学生的思考,来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自觉融入社会生活的目标。
1. 依据生活设计教育内容,丰富生活经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当然也是我们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旋律,所以我们教育内容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应该是学生能够用眼看到、用心感受到的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事、物,教育的过程应该着眼于学生所思、所想。可是,教育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所以在以学生生活为源泉的基础上,是需要提升的,并非原汁原味地照搬,而是在增强学生判断能力、鉴别能力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设计思辨的活动:既然家庭中用电存在着危险,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远离电源,或凡是用到电的地方都等待父母来操作呢?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已经懂得了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及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可是实际中有很多独生子女由于被娇宠,仍然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油瓶儿倒了都不扶的习惯,为了渗透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在思辨中懂得要体谅父母,生活中危险是时时存在的,但只要我们安全操作,加强防范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同时也为高年级“科技是把双刃剑”的理解埋下了伏笔,使学生在朦胧中懂得不能“因噎废食”。
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要呈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社会,所以设计教育内容时应该寻找学生“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以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道德判断两难中理解社会,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情感。
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实践,丰富他们的实践体验,也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提升。适应社会生活教育的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其实我们都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在课堂上听听、动动、学学,在学校中管管、查查就能够实现的。习惯的养成,除了校内的指导训练外,还必须把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起来,形成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态势,才能够有成效。
前些年流行一个5<2的奇怪不等式,就是说学生在校5天所受的教育,不如双休日2天的腐蚀。我们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要遵守交规,要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些行为就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社会的检验,来巩固课上的教学效果。
课堂的知识是静止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却是动态的。如何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单纯的课上表演,他们可能只当做是游戏;保护环境有多么重要,简单的图片展示,苦口婆心地讲述,他们可能只当做是听故事。只有让他们真正地走入社会,参与实践,才能得到真实地感受。如我们这里地处农村,虽然他们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却未必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但一旦让学生也随父母走入地间劳作,在烈日下耪地,在寒风中为果树剪枝,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胜似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中“地球变脏了”这一话题时,我带领学生来到了距学校不远的一个棉纺厂的污水排放沟附近,还没有到那里,一些学生就捂住了鼻子,还有的做呕吐状,更有些擤起了鼻涕……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破坏环境的种种现象。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的教育,获得的经验才是真实的,对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2.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所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是面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种种问题能够自我调整,自我解决,无论是面对生活的压力还是成功的喜悦都能够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置。比如在新型肺炎防控期间,一些人采取了听信谣言、散布谣言的负能量传播,出现了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也有一些人不理解自我隔离的重要性,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当地政府采取的隔离措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恣意行动,给他人和社会增添了麻烦。其实这种种思维和做法都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无法很好地面对和解决社会问题造成的。其实当我们面对社会问题时只要少一些自我,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及考虑问题的后果就能够逐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首先是理解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相互理解是沟通和交往的基石,遇到问题我们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做到将心比心,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理解别人,就要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否则就会走向自私、偏执、狭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思考方法都是强调要重视他人的感受。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名言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尊重和理解是双向的,只有你尊重理解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理解你。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而发生矛盾,越是到高年级越明显,其实大部分纠纷的原因就是太过强调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比如,因为在走路的过程中,不小心的碰撞而引发口角;因为误听误信而引发的争端等等。一旦能够养成理解他人感受的思考方式,很多矛盾就会化解于无形,那么,久而久之,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比能够大幅度提升。
其次就是做事情要考虑后果。负荆请罪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官职在廉颇之上,因而引起了廉颇的嫉妒。所以在后面他千方百计地羞辱廉颇,而蔺相如却尽量地回避,容让。我们看一看蔺相如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她考虑到了后果。一旦蔺相如与廉颇针锋相对,势必造成将相不和,这样就给了秦国机会,带给国家危难。所以蔺相如才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考虑事情的后果,有利于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考虑后果也不能因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畏手畏脚,遇到事情犹豫不决,踟躇不行。需要做事情要大胆去做,但前提是你做这个事情,后果不会影响到现有生活,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让自己陷入很大的困境。其次,做的这个事情,不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