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0/3/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作者:陈程 王志鹏
[导读] 00后”已成为大学的主要群体,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00后”已成为大学的主要群体,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精准把握“00后”的思想主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遵循客观规律,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
        2018年9月,18级新生涌入校园,也标志着“00后”大学生正式开始了大学生活,我国高等教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多元,喜欢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特别是与90后相比,“00后”一出生就生活在网络世界,是最为积极、活跃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方式带着鲜明的时代痕迹。从认知方式来看,“00后”大学生群体生活在大数据时代,其知识和信息的获得较为多元,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纳度较高,但理解的深度不足。从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来看,“00后”大学生的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对较高,且家庭经济状况较为优越,基于这样的背景,“00后”大学生在知识广度、知识掌握等方面具有优势,情绪状态方面也较为稳定,能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进行理性而独立的思考,在交往沟通方面较为顺畅,但也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从价值取向来看,“00后”大学生群体面对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击,在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所以由于学生主体的变化,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然存在不适应现象,必须制定出符合“0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进而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优点
1、有理想担当,政治信仰坚定
        当代大学生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为有效解决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对国际的复杂形势,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举措,新方案,也为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这其中,“四个全面”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仰奠定了理论基础;“四个自信”对大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现实依据;“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为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奋斗方向。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关注政信息,在诸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保持了高度的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大学生观看比例也达到90%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在面对今年香港问题的态势上,我们也切实体会到,这一代的大学生是立场坚定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这一系列情况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关注度明显增强,更加表明对新一代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的信任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2、有拼搏精神,重视价值实现
        当前大学生都出生在祖国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享受着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好处。从社会和家庭成长过程来看,都有更多的资源背景。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当前这一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些自我、自负,缺少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对于就业等也是眼高手低,没有面对考验和教训的经历。但是一旦经历一些事件后,当代的大学生同样具有一腔热血和坚毅刚强的性格,对人和事有着爱心和担当。
        在高等教育扩招和普及化的浪潮下,当代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大,比例不断上升,所以他们也深知自己不再具备过去几十年前大学生的优越感。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下,人才评价方式不再单一,更加综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高,此外就业不再分配,学历常态化等都对其价值感实现有着很大的冲击力,也有着诸多的压力和竞争。当代大学生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更加积极进取实现价值,调整个人的成长方式,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加分,因此涌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而大学生也在不断的提高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出现了假期时间的社会实践、考取证书、考研究生等热潮,从而为进入社会打下基础,这也反映了大学生重视价值观重视竞争实力、努力进取等特点。
3、有成才愿望,关注自我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大城市对人才需求量加大,推出了花样繁多的人才引进政策,各大高校、企业、地方单位等也对招揽人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优越条件,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主动成才的强烈愿望。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对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当前,我国为了培养新时代人才,建设与世界一流水平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充分表明了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社会需求的深刻变化,也推动了大学生成才的愿望。同时大学生也积极关注教育行业的改革措施,如英语四六级改革、考研改革等,以便使自己能够紧跟政策步伐,更好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
二、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不足
1、网络媒介的过分依赖
        当代的大学生出生在网络时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首先,网络用语十分普及,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融入了此类用语,例如像“柠檬”、“打Call”、“佛系”、“886”、“dbq”、“C位”、“大猪蹄”等网络热词,成为他们表达情绪和宣泄情感的主要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流文化是背道而驰的,使校园文化陷入低级、无序状态。其次,微博、微信、抖音、QQ 等微媒体的使用率在“00后”大学生中占到很高的比例。

他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微媒体社交软件去交友、查资料、宣泄、感慨,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但是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实情感交流。再次,手机淘宝、美团等网络“APP”盛行,他们可以足不出户过着“宅”生活。给他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扭曲了他们的消费观念,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书本和老师的灌输,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获取丰富知识。但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不成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极易受不良信息影响,误导价值观的形成。
2、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
        大学生在学业出现了少于思考、被动接受的状况。在书籍的阅读方面也会选择容易消化或者畅销类书籍,而对经典名著作品缺少兴趣。甚至很多大学生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世界名著,而是钻研一些速成的考试秘笈、考试用书。长此以往,个人修养就会得到冲击,无法沉静下来为知识和文化解读,并提升自我。而在速成的状态下,很多大学生们出现了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的思想,很多大学生选择一些轻松的工作和优渥的待遇,忽视专业的培养。而在婚姻选择上,也是以金钱至上、物质至上为条件。这样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能够满足个人利益,但是缺少长远的观点,对于奉献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对于祖国和社会的贡献会越来越弱。
3、抗压能力的逐步退化
        当代大学生处在生活条件优渥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担心温饱问题的时代,也没有经历过艰难环境的考验。他们长期处于家人的呵护下,成长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进入大学后,远离家人的羽翼,易于形成不劳而获、随心所欲的错误思想,导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自律能力较差等不良习惯。同时,他们习惯了虚拟的网络交流,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朋友和亲人之间缺乏真实的情感沟通。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常常无法自拔。鉴于此,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他们抵抗挫折,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分析
1、加强理论引导,落实思政教师主体责任
        正确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基于“0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然后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对青年大学生们进行价值观引导,使他们逐步认识自我、充实自我,最终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升的关键,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切实做好理论知识讲述,通过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培养学生是非判断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以达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稳步提高的目的。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本科教育要推进“四个回归”,其中学生要回归刻苦读书学习的常识、教师要回归潜心教书育人的本分。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上提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首先要精准把握落实国家总体教育要求,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明确自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份。
2、推动网络思政,构建网络平台育人体系
        新媒体盛行的今天,QQ、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软件遍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应合理有效利用这些载体,及时发布一些时事政治,针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宣传思想政治内容。首先,让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网络技术使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念引领网络空间发展,在微信、抖音等“00后”大学生关注的网络平台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引导。其次,在“00后”大学生常聚的网络空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思政教育因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例如开启网络直播间,与学生进行及时互动交流,这种方式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更容易被“00后”大学生接受。
3、打造多元思政,丰富思政教育育人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以新媒体时代为基础,积极的进行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丰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育者本身应冲破课堂和书本的束缚,同落实教育部“课堂革命”的要求相统一,将课堂的主体又老师变为学生教师双主体,扩展教学环境的外延,让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其次,在确保学生正确、全方位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利用新媒体以及自媒体,引导学生提升辨别信息真伪、有无价值、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要求的能力,充分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龙兴跃.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分析及教育方法创新简论[J].学工论苑,2010.(7).
[2]胡利群. 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生活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3]孙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培育路径探析[J]. 理论界, 2014(7):179-181.
[4]刘伊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J]. 理论界, 2013(08):197-199.

姓名:陈程(1989.09--);性别:女,籍贯:湖南益阳人,学历:研究生,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现有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