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作为一名合格的道德法治科目的初中老师,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才能够直面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强化课程内容以及讲解课程的深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是我们都应该思索的问题。只有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观念跟意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因此,对于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来说,就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教学更贴合当代初中生的心理。
1什么是法治教育模式
法治教育主要强调法的应用,利用严谨的法律统计社会,对社会上的人和事物进行科学管理。法治工作本身以基本的法律为基础,严格按照基本的原则治理国家,这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出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意识以及根本利益的应用情况。法律在我国的权威不容挑战,在社会上能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深入贯彻落实基本的法律应用制度。对中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课程能够不断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受教育者养成知懂法、合理用法的基本意识,学会维护自身的基本应用权利。
2目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一)学生方面
中国学生的思想,一直以来深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一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记录,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因而,应试教育随之产生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和社会关系密切的课程,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这门课程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很显然,这一现状和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相违背;同时,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多数内容不够具体、相对抽象,在期末考试中,这门课程所占的比例较低,很多教师的具体做法就是给学生“划重点”,这一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另外,多数学生在记忆知识点时,死记硬背,未能真正理解。
(二)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和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学习的法律知识相对地简单,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因此,有很多学校并未充分重视这一课程,部分学校为减少开支,会让离退休教师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亦或是让其他教师兼职教授。因为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多数教师未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书中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未能用生动的例子来强化学生对重要、抽象知识点的理解。
二是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此课程中的某些专业法律概念应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相结合,这对于离退休的老教师或是其他课程的兼职教师而言,是很难做到的。
3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的对策
3.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道德与法治这一科目虽然在中考中不涉及,但是却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初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较为繁杂,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应在内部开设培训班,用于对教师进行培训,讲解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加深教师对学科内容的理解。除了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外,教师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后继续研究学科的有关内容,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出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致力于提高全体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教师在课堂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在公共场合出现不文明的举止,应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
3.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在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多媒体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构建有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说意义重大,既赋予了其生动直观性,又赋予了其便捷性,及教学情境创设的可能性、丰富性,尤其是能有机结合学生的这两种思维,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更有效。
3.3合理安排,加强课程教学的深度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每节课程的内容,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理解认知到课本中所应当学到的内容。最后在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加深学生对课本中内容的深入理解。在人教版七年级的教材中,每一节课程的安排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从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节成长的节拍,到第二章节友谊的天空,都遵循着从自己到身边朋友的一个过程,再往后逐渐的扩展到学生自身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跟领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只是按照课本上的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和认知,还要把所有的课程全部都串联到一起,让学生对正本课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而除了对整个课本的深入理解之外,对课本中每个小节也应当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小节的第三课发现自己中,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生活习惯,跟一天中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通过记录学生自己一天里所做的事情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简单的认知,然后再从这些事情上来分析自己有哪些想要改进的,又该如何改进。从而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习惯,让学生自己监督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3.4重视导入环节,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我们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从一开始要注意吸引学生的积极关注,学生只有把心思用在课堂上,教育教学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我们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内在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我们所教学的内容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且达到了内心的认同,教育的效果才能在他们的行动中体现出来。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把握好机会,通过吸引学生的积极关注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一些故事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一些道德和法律案例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经验和主观的解读。对这样的情境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带着较强的好奇心,迎接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
结语
综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先从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着手,积极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将课堂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另外,还要强化感情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意识。广大教师应大胆实践、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字铭.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6,(09):81.
[2]吴雪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教育,2016,(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