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更好的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并能够从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探讨了运用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引言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复杂化、综合化发展,其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优良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能够通过对学生有效的思维引导,帮助其突破思维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在历史学习中的自主性,进而提升其对历史的理解、掌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独立思考,更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在学生中的渗透。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对于当前初中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阶段是学生开始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初始阶段,正确认识历史、客观掌握历史史实,就必须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是学生学好历史的重要基础,是避免其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主观臆断历史的基础保障。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也必须立足于史实,利用史实论证唯物史观,从而加强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例如,在进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时,教师在对孔子儒家思想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儒学思想产生的时间以及发展情况为主线构建思维导图。儒家思想核心为“仁”,其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并不受重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基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处于战乱的社会环境,儒家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相适,因此,其没有受到重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虽然儒家思想是我国最灿烂的传统文化思想,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时序性是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历史的时序性,从而形成了时空观念,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重要立足点。一方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够为学生进行历史分析提供清晰的思维主线;另一方面,学生具有时空观念,更有利于其在历史学习中寻找到切实的落脚点,从而具有推理、还原史实的能力,更加客观的看待历史。运用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历史知识按照时序性有效的贯穿在一起,从而为学生呈现更加系统性、条理性、完整性的历史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进行“统一国家的建立”一单元复习教学时,通过为学生画出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历史的时序性,逐渐对秦汉统一政权的发展变化有系统性的了解与掌握,并且通过建立秦汉统一政治的全景图,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同时,在思维导图中,学生通过对秦汉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发散性思考,更好的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经济等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更好的对历史史实进行梳理。
图1
三、利用思维导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其是帮助学生探究历史真相,学会搜集、分析历史资料的重要素养。史料实证需要经历史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推理的完整过程。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扩大史料搜集范围,并提高史料收集的条理性,利于整理分析,在分析推理史料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时,就可以收集多方面的社会史料、文学作品史料等,进行客观历史史实的还原,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实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遵义会议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按照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提出红军被迫长征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同时加以收集史料,证实当时在党内博古等人所犯左倾错误,进一步证实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同时证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正确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这一思维导图下,引导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红军长征的史料,通过分析史料,更明白长征胜利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史料收集分析的重视度进一步提升,并且学会从史料中分析、推理史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且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合作收集分析史料,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图2
四、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进行追根溯源、分析探讨、说明影响、判断定位等多种方法,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与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不同时代或不同人的认识差异,从而对历史事件有客观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利用思维导图,对同一历史事件中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史料分析方法的历史解释的差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吸收不同历史解释中的养分,从而培养起自身客观叙述历史与理解历史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洋务运动”一课教学时,在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中,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我们知道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使中国富强起来,因此在对它的评价中,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负面评价往往记忆比较深刻。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分为明确的正面与负面两大阵营,使学生直观的从图中可以看到洋务运动的正面评价,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具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学会挖掘历史事件的本质,提高学生历史理解与叙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图3
五、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使其具有客观认识、了解、掌握历史史实的能力,并且能够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且自然而然的具有家国兴亡的历史责任,树立家国情怀。利用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呈现出多视角、多层次的历史史实,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接受历史真实,并且在学生接受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家国情怀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深化。在初中历史中,无论是中国历朝历代中存在的农民起义运动,还是世界历史中存在的人类解放运动,通过思维导图,都能够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深刻的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问题,进而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例如在进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不同国家与中国正式建交为主线,根据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苏联,以及建国后194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及数量,分析当时中国的外交状况,然后根据时间的发展,中国外交在美国霸权主义压迫下,在外交战场上获得的一系列长久。通过将中国外交全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在建国初期中国外交的艰难环境,以及随着中国的强大,世界各国积极主动与中国建交的发展,从而自然而然的使学生树立国家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接受家国情怀的熏陶。
总结
历史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初中历史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并且还需要通过历史教学实践,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有效提升。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而成长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24):27.
[2]郭瑞茹.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探究[J].文教资料,2019(1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