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3/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作者:申宇
[导读] 伴随着基础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与改进工作的全面落实,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意识逐步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与改进工作的全面落实,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意识逐步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优化教育实力为社会及国家培养更高素质的青年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正因如此,初中思政教育工作备受瞩目。在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里,相关教职工应该反思前人的做法,总结客观经验,着重培育初中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观念、问题情境、生活实际
        引言:我们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当中,时刻面临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必须牢牢把握住创新发展的时代需求。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生教育课的关键部分,应该及时的进行改革创新,凭借优质的内容,灵活的教育工具以及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打破固化教育模式的禁锢,将理论课内容与实际生活完美融合,帮助学生走向个人素质发展的更高层面。
        一、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1.1打破传统概念,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学过程认定教师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要部分,全部的教育工作都以教师为中心向外延伸,以至于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另外,教师在传授课程时,过分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导,并不注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是否顺利,以至于思想禁锢严重,创新能力早早的被扼杀在萌芽期。新的条件下,教师应该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实现教育创新,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到学生的手中,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比如说,讲授《品味生活》时,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通过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融入到课程讲解的过程里。此外,也可以安排不同时长的才艺展示环节,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建立探究组或研究组,发挥小组合作和集体研究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的来说,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先锋,让学生体会主动求知、反复推敲的真谛。
        1.2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环境能够为环境中的人提供一个好的心情,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挥发创新能力,强化对课堂政治知识的理解。不过,传统模式下,学生受到灌输模式的压制,只能被动地接受并记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导致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思想僵化执拗,不懂创新,不辨理论知识的真意。所以,教师跟学生应该树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利用更加宽松更加开放的活动课堂作为教学背景。通过建立更加平等的学习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活动课堂上畅所欲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更活跃的思维结构。陶先生曾说过,只有实现民主才能够启发大多数人的创造精神,只有更加民主才能够让大多数人的创造精神达到极致。所以政治课堂教师必须给初中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令其自主的表达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完成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与纠错的环节,再进一步地通过辩论或者实验抉择出最优质的学习结果。
        1.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学者才是学习活动的中心。唯有将学生摆在教育活动的关键位置,才能够确立更标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创造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才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例如,在讲到勇担社会者责任这一单元时,借助“我对谁负责,谁又对我负责这一话题”,构建于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当中所扮演什么角色,了解自己能够参与的社会活动,从根本上突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培养创新型社会背景下的新型青年。
        二、通过实际生活事件与政治理论的融合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1根据生活实践,提出具体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人的一生当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而学习的起点和动力在于提出质疑。因为只有率先提出质疑,才能够引领创新思路。新背景和新模式要求当代教师了解理论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布置任务,激发学生问问题的主动性并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生群体来说,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不是最高涨的,他们的求知欲望也并不是最强烈的,所以他们存在的致命性缺陷是上课走神、精神涣散。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当代教师更应该具备合理利用课本知识提出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比如说,当讲到遵守社会守则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依照交通、社会活动、商业贸易等多种生活事件,提出具体的行为守则,并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借此来刺激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质疑能力。
        2.2给学生预留创新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
        政治课教师在布置考核任务以及学习任务时,不必拘泥于客观答案,也不必太过约束学生。应该让学生参与一个灵活的提问、质疑、解答的过程。通过设置不固定的答案和多角度作答,激发学生不同方面的思考能力。实际上,教师设计活动环节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必须注重难易程度符合学生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相关问题和和活动提起兴致,从而主动探究,主动创新得出具体结论。
        结束语: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创新并不仅仅是时代特色,更是未来发展规划的潜在动力。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思政教育老师,应该懂得将创新需求摆在教育计划里的重要位置,更应该突破思想禁锢创造更新颖、更多样的辅助教育情境,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巩固学生自身文化内质的积累,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实力,以此来构建新一代创新型、综合型、高素质的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杨生动.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12.
        [2]吕思佳.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77.
        [3]姚雄.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文教资料,2019(28):237-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