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属于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学习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化的发展,想要从本质上,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那么就需要初中的数学教师,在问题导学法的引导下,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初中学生还可以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使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良好基础。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现代化的教育改革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应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初中的数学和小学的数学相比较,上升了一个很大的难度,不仅抽象性较强,并且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能力也呈现了较强的趋势。从传统的教学方式看,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化的教学发展。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甚至学习起来,还存在不自愿的情况。长久下去,教学的效果也得不到良好的体现。因此,这个时候,初中的数学教师,需要在问题导入的教学形式下,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但是,问题导学法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初中的数学教师需要明确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地解决措施,制定清晰的数学问题,提高针对性。其次,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构建对应的悬念性和启发性,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接着,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设计问题措施。最后,需要结合问题设计的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措施
(一)针对性地导入问题,切实做好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延伸[2]。另外,数学教师还需要注意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选择合理的问题方式。另外,还需要在数学基础教学的作用下,完成教育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问题的方式,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探究平行线的知识点,之后,根据相关的指示单,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出关于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条件[3]。在提问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巩固原有的知识点,另外一方面需要将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相互结合起来,构建新的认知。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增强兴趣点,增强自身的积极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解决问题,掌握对应的数学内容。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先存在一个整体的认知。之后,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将全等三角形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4]。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快速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三)巩固复习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初中的学生在学习一定的知识之后,教师就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考察对应的知识点。在代表性的内容当中,就可以把重点内容和需要的情境结合起来,满足现实的需求。接着,也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具体活动,提高教师的考核力度。通过提示讲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小明家里的鱼塘在面积转变的问题上,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需要先明确小明家现在鱼塘的面积的大小,之后就需要先明确转变之后的鱼塘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在这些可以解决问题的本质条件具备之后,就可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
(四)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内容实际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初中的数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符合理论知识的需求,还需要满足实践性知识的需求。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实践当中学生先画了一个圆,对折纸张,之后,就根据印记可以发现这个圆并不是对称的。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研究什么样的是轴对称的图形。接下来,教师在讲解相关的内容时候,学生就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具象的实践知识[5]。加深内容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就可以列举现实生活当中,买菜的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列举小智去买菠菜1千克,萝卜2.5千克,一共花费了10元钱;接着,晓晓买了菠菜2千克,萝卜1千克,一共花费了12元钱,那么萝卜的单价是多少?菠菜的单价又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
(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学习的过程,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究和分析。一般的情况下,学生由于个体性的差异,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问题的看法也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状况。这个时候,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候,就可以根据问题先分解活动,之后,根据交流与合作,加大合作性,满足问题的现实需要,在互补当中,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活跃气氛当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很快的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在问题导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并且还需要在不断探索、总结当中,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文辉. 基于“导研式”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之探析——例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21)
[2] 吴庆合.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19)
[3] 赵晓虹.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 2019(25)
[4] 安黔江,陈朝坚. “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 2019(29)
[5] 王晓娟. 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