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3/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作者:周娟梅
[导读] 读写能力的提高是支撑小学生学习语文和认知文学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要:读写能力的提高是支撑小学生学习语文和认知文学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中结合读与写这两方面实现读写能力的同步提高,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实践计划。读写结合同步提高不仅能在学习基础语文知识方面大有用处,而且能够使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找出限制语文教学发展的突破瓶颈,认清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且融入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现状分析;实践策略
        语文学习是小学生接触文化的第一步,读写能力更是影响着学生的文化输入与输出。通过读写结合的同步提高,就能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稳定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实现语文方面的快速成长。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不断训练和共同进步,逐步探索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得出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教学实际分析
        1.教学方法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时代的来临,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和以往大相径庭,其中不乏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新鲜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形式新奇,获得的教学成果却寥寥无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却挤占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导致学生的基础不牢固。而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读写结合却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学习效益,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不会得到真正重视,因此没有专门的读写结合实践内容,导致读写结合实践的开展具有困难性。并且,在小学语文中结合读写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读写结合不能发挥最大作用于整体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具有含金量的教育改革目标。
       
        2.片面重视阅读,忽视写作协同发展
        在当代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是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是不断向内发展,而没有足够的写作训练,导致丰富的情感难以被表达,写作方面陷入困境。这和课堂时间有限有关,阅读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师留给学生的写作时间有限,并且课后写作任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心理,同时写作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也无法跟上阅读能力的培养进度。
       
        3.读写结合实践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学习任务的重大,经常会使小学生产生疲惫感,而枯燥乏味的阅读内容和写作主题,更加加深了学生对读写结合实践的坏印象。一提到读写结合,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的理解不深,认为只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简单复合,导致阅读内容和写作主题缺乏关联性,无法实现共通心理,导致读写结合无法同步提高。同时过度强调读写结合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服务,更加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缺乏施展手脚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独立发展空间。
       
        二、读写结合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1.读写结合同步发展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学习习惯和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而阅读则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阅读得越多,学生了解的写作手法也越多,因此读写结合可以产生相辅相成的绝妙效果。在新课标改革的具体要求中,也提到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应当得到重视。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阅读是向内发展的过程,写作是向外发展的过程,读写结合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形成畅通的意思疏通、交流互动的渠道,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读写结合同步发展的可行性
        将读写结合用哲学的理论来解释,也是行得通的。因为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影响不断促进发展的过程。经过多年的课本改写,选出的语文课本课文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方便了语文教学实践的阅读内容的选材工作,同时针对同一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同理心,实现写作的输出功能。比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内容,并且做好文章结构的分段工作,加强阅读的有效性,在充分讲解课文内容和分析主题情感之后,可以提出讨论问题,比如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现实人物有哪些,再引出白方礼老人和雷锋等具有道德闪光点的人,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们的道德熏陶,进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读写结合的同步发展的策略探析
        1.立足课本,引经据典,丰富阅读和写作内容
        阅读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的语文课本都是经过精心编著的,是学生阅读材料的不二之选。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认识到课本的重要性,在学习课本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共同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惯用写作手法,联系到其他作者或者同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异同比较,在不知不觉之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比如在《过故人庄》一文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体会诗篇中情景变化和事件发展相关的描述,让学生在强化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对古诗文于都的兴趣,从而更好的通过阅读增加知识储备,拓宽写作思路。
       
        2.增加仿写扩写缩写环节,实现读写结合的再升级
        仿写扩写和缩写是考察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常见形式,通过仿写扩写和缩写,可以加强学生对例句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结构的准确剖析,同时通过自己的对照写作,实现了写作内容的微型化,摆脱了以往写作任务艰巨的局面,在微小的题量下实现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总结出课文中的经典句子,提供给学生们进行仿写扩写和缩写,通过对这些句子的仿造和改造,学生加强了对课文的阅读,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同步发展,有利于阅读和写作结合方式的再次升级发展。
       
        3.连接课堂课外时空,共同发展读写结合
        以往的教学方式总是割裂课堂和课外,割裂阅读和写作学习,现在教师可以将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脉络进行梳理,并且阅读相关材料,在课堂中将阅读所得用写作的形式总结出来。比如在《赵州桥》一课,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关于赵州桥的图片和视频,提前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在课堂中再次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并且补充其他古今中外著名桥梁,并且引导学生联想到家乡的桥,并进行家乡的桥的主题写作。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一整个程序的学习,学生扩大了关于桥方面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并且集思广益,学习到了其他文人关于桥的写作方式,为自己的写作进步提供范本。
        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阅读和写作是实现学生知识输入和思想输出的重要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关于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培养学生高超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结合的同步发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理解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丽. 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7+49.
        [2]王娇. 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浅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8(27):111-112.
        [3]李登福. 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 学周刊,2018(27):127-128.
        [4]孙建胜.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