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走进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0/3/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作者:任好
[导读] 传统文化教育再次为教育部所重视,然而,对于当下的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尚存很多纰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需求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再次为教育部所重视,然而,对于当下的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尚存很多纰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需求。为此,想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进课堂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的常态化,其次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探索更适合当代小学生的教育方式,从系统性、趣味性和多元性三方面入手,让传统文化为小学生们喜闻乐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语文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跃升至“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其中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自此,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语文课堂成了无数教师的追求。为什么要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传统文化进课堂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保障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切实有效?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沉闷古板。研究初期,通过对“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和存在的学习困难。其中,“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和“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成为孩子们学习古诗文最大的拦路虎。然而,这并不是偶然,而是遍及无数语文课堂的通病。而这,也恰恰是沉闷古板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所在,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死记硬背应该为语文教师所摒弃,转而探索更加新颖独特、更加适合当下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此,要想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语文课堂,为学生们喜闻乐见,必须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
        教学规划几近于无。所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便是跟风举办书法大赛、古诗诵读等活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一方面,校领导不重视,只是按上级指令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校的语文教师也没有为此下过功夫,才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并没有因此提升,反而疲于应对各种活动,本末倒置,弄巧成拙。事实上,真正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首先得到校领导及语文教师的重视,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本校实情,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并将此贯彻落实。

二、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实质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相应国家号召和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是顺应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在对四百余名小学生的调查中,96.88%的受访者表示热爱传统文化,希望学校可以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此外,根据数据调查结果,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是他们接触传统文化最多的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学科特点相结合,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文化进课堂意味着它的常态化,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传统文化教育毫无意义。部分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仅限于书法比赛、诗歌朗诵等少数活动,活动期间师生同心,学校上下萦绕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一旦活动结束,一切销声匿迹荡然无存,对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并无可取之处。
        传统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化,而应该切实落到实处,贯之以锲而不舍的坚持。因此,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的诚心以对,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落实,才能换来如愿以偿的成效;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制度上的保障,用教育层面上的“法定性存在”予之以支持,才能做到根本性保证。由此将传统文化教育依托于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才能让其如春风化雨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三、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方式
(一)系统性
    《纲要》中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在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和接受能力的不同,为他们提供不同层次、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以认识汉字为例,为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演变过程,体会象形字的形体美,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日”、“月”、“象”等基础汉字的演变动画,给学生以直接的观感。

为让学生体会汉语的音律美和进行传统文化启蒙,学校鼓励语文课堂上进行五分钟的读本诵读,《弟子规》、《对韵歌》、《笠翁对韵》等传统启蒙教材走入语文课堂,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从低年级渐入高年级,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都有质的飞跃。语文教师可以开始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如仿用《伯牙绝弦》中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进行造句,通过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句作出简单的水墨画,通过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引导学生推陈出新,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二)趣味性
        跟据前期对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习过程中,六成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有困难,数量之多,影响之远,不容忽视。为此,就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征集意见时,有83%的学生希望学到更多关于历史故事的文章,其次,对古诗词文言文和历史名人的推崇也不少,可见,学生们更欢迎用充满乐趣的方式充实自己。
        为此,探讨趣味性教学是顺理成章的做法。一方面,为增强趣味性,语文教师可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为小学生带来更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如六年级教材里的《诗经·采薇》,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下载音频资源,让蕴含其中的音韵美唱出来,由此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诵读体验。再或,五年级教材里的《将相和》、《晏子使楚》等经典历史故事,可以通过动画短片的方式让学生们体验更加直观的故事情节,甚至可根据故事内容编排话剧,号召学生们参演其中,设身处地体验人物感情。
        另一方面,所谓“乐在其中”,趣味性的前提需要学生们必须“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其乐”,这便要求语文教师们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如学到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便可以带领学生联想学过的“思乡”的诗句,学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便带领学生联想带“月”字的诗句,学生们发言的过程就是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与古诗词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
       
(三)多元性
    《纲要》中同样提到:“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方协调、多元并举。此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也会为传统文化进课堂助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传统文化进课堂不仅意味着书本知识进课堂,也意味着一切的传统文化载体都应被课堂所接纳。书法、象棋、围棋、茶艺,都可以通过学生们与其的近距离接触,使传统文化变得不再古老和陌生,相反魅力四射,活力无穷。
        其次,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从地域特色到饮食文化,从历史名人到当地馆藏,一方面可以将其设计成各式各样的展板粘贴在学校的每处角落,供学生们自由学习,另一方面也可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博物馆,感悟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们稚嫩的笔触有时恰恰可以给老师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一首诗一幅画,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独一无二,创作的过程是提升学生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邱晴.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82.
[2]王莉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传承和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9(12):53-54.
[3]任金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J].决策探索(下),2019(06):93.
[4]王永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19):12-13.
[5]黄海泉.春风秋雨——漫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J].名师在线,2019(16):23-24.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1704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