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

发表时间:2020/3/14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1期   作者:郭率
[导读] 岩土工程是在土木工程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现实意义的技术
         摘要:岩土工程是在土木工程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现实意义的技术,主要研究工程主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地质问题,包括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给地质造成的破坏问题。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因此研究岩土工地质灾害问题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建立,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同时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勘察分析
         1导言
         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导致的,主因是工程地质条件,诱因是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的预防是一项重要性工作,不重视或防治措施不当,一旦发生,会给人们实际生活和工作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影响生命财产和破坏生态环境。根据工程特点、不良地质体特征。合理科学地选择防治措施进行处理,或采取避让重新选址的办法,从根源上避免施工中出现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种类与诱因
         2.1地质灾害种类
         地质灾害是不良地质作用引起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主要包括崩塌与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有不良地质体分布,工程建设中,对不良地质体处理所采取的措施不当时,往往会引发相应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仍至生命财产、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损失。
         2.2地质灾害诱因
         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导致的,主因是工程地质条件,诱因是人类工程活动。崩塌与滑坡:在强降水地区,山体边坡陡峭,岩土体结构松散、地表植被不发育或地表裸露、软弱层发育、结构面发育(尤其结构面与顺坡向时)、人为破坏下,当地表水或地下水不断地对山坡体进行浸入时,往往山体边坡会引发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强地壳作用,如地震,更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在岩溶发育、地表土层较薄、地下水活动频繁等情况下,一旦有外力作用时,岩溶地区便易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泥石流:在地形坡度较陡存在有大量的结构松散岩土体,当有不断地大量汇水冲刷时,特别是在丘陵陡坡岩土风化强烈地带,汇水面积大,强降雨山洪暴发时,往往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当岩土体中处于持力层内存在软弱地质体,如淤泥、淤泥质土、土洞等发育地区,往往易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3目前岩土工程中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
         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地区和环境中的地质灾害的种类也有所不同,依照引发灾害的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因素灾害和人为因素灾害两种,其中主要的多发性自然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在灾害发生时都对道路、建筑物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人为地质灾害主要指人类的不科学资源开发行为,如矿物开采带来的地面沉降问题、建筑环境不合理保护产生的荒漠化问题、建筑内部防护设备不合理安装造成的爆炸事故问题等。人为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也较高,不仅会带来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增加岩石的不稳定性,使进化所需时间缩短,增加灾害发生的机率。
         4地质灾害危害性和危险性
         崩塌与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种是广东省常发的地质灾害,粤北山区主要是崩塌与滑坡、泥石流,平原尤其珠三角地区常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发生。一旦产生,对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4.1崩塌与滑坡的危害性
         崩塌与滑坡不但破坏了山体原有的地形,毁坏地表植被,还破坏危害下方的建(构)物、淤塞下游河道、破坏农作物,甚至还会引发泥石流,对生命安全、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其危害性和危险性视其发育程度、规模大小、危害对象而确定,经济损失可从几万元、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到上亿元。
         4.2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可以造成路面沉降、建(构)筑物倾斜、塌落,给人们的居住、出行、交通带来危害,甚至出现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其危害性和危险性视其发育程度、规模大小、危害对象而确定,危害性和危险性从较小到严重。
         5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5.1建立起依托科学技术的灾害预防系统
         在灾害预防技术逐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建设和完善预防系统也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因此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也要做好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工作,提高技术革新的投入比重,借鉴和采纳国外优秀的设备和技术,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建设和完善相关的灾害预防系统。此外还要注意引入系统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的各项故障,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5.2推动相关宣传工作的开展
         加强有关地质灾害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是提高居民防治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行业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不断投放地质灾害主题的资料,并将其转化为人民乐于接受的形式,如文章、视频等 ;此外还可以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关资料的编写,并深入到各个城镇、教育场所、事业单位等进行宣传,全方位加强居民的防灾抗灾意识,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5.3全面普及生物防治相关理念
         生物防治是岩土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常见手段之一,对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防治的具体应用方式是通过栽种树木、合理划分耕地和牧地的面积来实现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的目标,这一手段不仅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具有投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使用价值。例如,在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封山治林等方式来进行环境优化和灾害治理。
         5.4积极促进施工行为的规范化
         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动作也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地点要参考国家相关的地质保护规定来积极促进施工行为的规范化,例如,在市政、工业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的相关规范文件来保证各个环节的建设工作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提高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减少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地质灾害问题。
         5.5灾害的规避策略
         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关的规避策略来尽量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例如,在降雨量较大、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安排居民进行及时的转移等。在一些规避成本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出台一些相关的搬迁优惠政策来促进居民迁出,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6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相关的施工行业和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研发和更新监测和防治灾害的相关技术,建立起综合性网络化的灾害预防系统,此外还要提高对建设地点相关地质条件的了解,确保选取的防治技术的有效性。地质灾害的预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但需要做好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的预防工作,还要不断规范人类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以及整体实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黄余辉.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J].中国金属通报,2018(12):149+151.
         [2]胡俊涛.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思路构建[J].智能城市,2018,4(24):60-61.
         [3]孙成科,张宏明,徐小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讨[J].港工技术,2018,55(06):114-116+120.
         [4]陈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278-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