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莫颜

发表时间:2020/3/16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作者:莫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进步迅速,项目管理法的广泛应用便属于其中典型。
        身份证号码:45010519850501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进步迅速,项目管理法的广泛应用便属于其中典型。本文将简单分析项目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项目管理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研究内容能对相关专业人员有所启发。因此,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法,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前言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难度都在不断上升,这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变化,社会公众对于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上升,都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表现出不适用的现象,引入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1 项目管理法的应用策略
        1.1 合理安排人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基于项目经理的问责机制构建极为关键,人员配置及管理的高质量开展直接受其影响,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实践能力,才能够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管理。除项目经理外,其他人员的合理安排同样不应被忽视,如设置专人负责质量监督,经验的人员负责材料验收,安排了解物料保存要求与特性的人员负责仓储管理等,配合科学、合理的问责制度,即可保证建筑工程全体人员均能够高效完成自身岗位工作。
        1.2 完善组织建设
        在基于项目管理法的建筑工程组织建设中,责任分工的明确、项目管理架构的建设属于其中关键,具体建设路径如下:责任分工的明确。项目经理需基于不同岗位的特点与职责要求合理设置工作人员,并针对性提供相应指导。在初步完成项目组织体系建设后,建筑工程中各岗位工作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均需要严格遵循职责规定开展工作,配合全方位的考核、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的工作目标,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即可实现长足提升。
        1.3 加强过程控制
        基于项目管理法的建筑工程过程控制同样较为关键,这一控制可围绕成本、质量、进度三个方面展开,具体控制要点如下:
        1.3.1 成本控制
        1.3.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需围绕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作业资格管控、严格的验收工作开展,以此保证施工人员深入了解施工内容与施工技术,特殊作业环境的施工质量、各类质量隐患的及时处理均可得到保障。
        1.3.3 进度控制
        需严格基于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进度,在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需尽可能提升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合理的管理措施、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可发挥较为积极作用。
        2 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1 施工前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法是一种全过程管理法,从工程项目的初期就需要开始进行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在工程开始前阶段,项目管理人需要搜集工程的全面资料,分解项目的总体目标,形成各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将施工质量落实到各个岗位,明确施工标准和规范,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2.1.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是项目管理法充分发挥作用的时期,只有把好施工质量关,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降低项目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首先,项目负责人要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控制入场的建筑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检测证书,严格执行质量抽检工作,确定入场建筑材料符合工程施工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项目负责人要确定建筑材料存放环境适宜,确定技术交底工作的完整,避免建筑材料在进场后、使用前出现质量损坏,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然后,项目负责人要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做好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尤其要做好隐蔽施工环节的质为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需结合项目管理法开展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流程,明确造价组成与单价内容,财务人员的成本规划工作开展可获得有力支持。此外,施工期间的标准流程遵循、材料管理开展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避免返工现象、施工材料浪费等问题的出现。量验收工作,确保没有质量问题后才能够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避免质量安全隐患。
        2.1.3 施工完成后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到正式竣工验收前是项目负责人质量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返工的最后机会。在这一时期,项目负责人要严格参照工程施工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分部、分项验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还有机会进行返工处理,尽可能减少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2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2.2.1 施工前编制进度计划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负责人需要在施工开始前编制出一个科学的施工计划,充分考虑到施工中的重大环节,充分考量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的需求,做好每一环节中的各项资源调配,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避免在资源调动上浪费时间,宁让人等工也不能让工等人。项目负责人要尽量将施工进度计划细化,将其细化至每个季度、每个月,为后续的计划落实和推进创造基础;将施工进度细化至每个施工团队、施工岗位,并在施工开始前下发、讲解,确保施工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要求。
        2.2.2 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开始前编制出的进度计划要切实落实在施工中,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项目负责人要切实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施工的开展,按照 50%、80%、100%的节奏去催促施工进度,使施工团队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有一份紧迫感,按照施工进度要求开展每一天、每一环的施工,避免一时松懈拖慢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要对每天的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统计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2.3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相应的安全设备,尤其是安全头盔,加强现场准入管理。其次,对施工现场具有安全隐患的位置做出更明显的标记,比如深基坑周围、摇臂下方、脚手架附近都要做好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进出时注意头顶和脚下。然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安全工作落实在安全监管员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确保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后及时整改,并且保证后续的追责到位。
        2.4 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时,施工企业必然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并大致预估出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成本投入,项目负责人要综合实际情况和工程款总量进行支出预估和计划编制,将每一笔必要的、可能的成本支出都列入计划。在施工进行过程,遇到工程变更需要支取不在计划中的经费时,需要工程师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层确认并签字后方能变更工程并支取成本,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变更。项目负责人要督促预算编制人员将成本编制做细、做好,针对可能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一方面需要深入市场调查,另一方面要为价格可能的变动打好提前量,尽量避免超预算使用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法可较好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从细节到整体进行项目管理,重视对工程的分部、分项管理,加强工程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真正使施工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为更好发挥项目管理法优势,全过程管理理念的引入与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张雪勇,刘小丽.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43-144.
        [2]吴鹏程.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进度管理与质量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168-169.
        [3]王鹏里.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190-191.
        [4]陈诗兴.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18: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