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宏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与普通建筑工程有所不同,水工建筑工程多为水下工程,如果排水不畅导致基坑内出现积水,会对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降低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水工建筑施工中,必须提高排水技术,保证地下排水畅通无阻,减少施工开挖工程量的同时,提升工程地基的基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内的积水可能来自河流渗水、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在基坑施工前应该先在河床上修建围堰,对水流进行良好的控制,尽量降低河流对水工建筑施工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问题;解决办法
1 水工建筑施工各阶段排水控制的必要性
1.1 施工准备阶段
在水工建筑施工准备阶段,做好施工排水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工作,此阶段的施工排水情况,会对后期的施工及排水具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前对水工建筑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方案进行全面掌握,同时,还要结合现场情况勘察,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工程施工排水计划书。此外,还要综合考量相关影响因素,对施工排水量进行详细计算,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以提高施工排水效率,保证排水顺利、有序地进行。鉴于水工建筑施工都是在户外,同时,施工排水过程中,也会受到人为、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还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1.2 正式施工阶段
在水工建筑正式开始施工之后,为保证预期施工排水效果,技术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排水的具体需求,科学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沟、截水沟等,同时,要对河道水流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其影响到水工建筑施工排水。要对河床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严格依据施工排水计划书,有的放矢地进行围堰填筑。对施工排水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并做好定期养护和维修,使这些设备的功能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障施工排水工作有效进行。此外,还要加强施工管理,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人,以提高施工排水人员的积极性,保障施工排水高效、高质开展。
1.3 开挖施工阶段
在水工建筑工程开挖施工使其,由于开挖工程的施工量是非常大的,在此使其,必须要对施工排水工作进行严密的跟踪监测和监管。开挖土石方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抽水机、抽水泵的管理,确保其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将基坑中的积水完全、顺利排出,尽可能地减少对施工的不利影响。此外,还要做好集水坑挖掘事宜,立足实际合理调整开挖的具体高度,这样,即便是在施工中发生积水问题,也能及时将积水引到集水坑,然后,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2 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基坑施工排水
基坑施工排水工作主要由初期排水工作和经常性排水工作组成,其中初期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初期基坑积水以及基坑渗水漏水,初期基坑积水的容量可以通过基坑的面积和深度求得,而基坑渗水漏水量应该通过实际施工经验以及围堰工程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基坑内部渗入水量并进行治理。经常性积水的主要形成原因是降雨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其中降雨量可以通过以往地区年度最大降雨量以及基坑的总面积进行计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冲洗用水,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2.2 降低地下水位
降低地下水位主要是针对流沙质土壤实施的一种排水措施,流沙质土壤的稳定性较差,在地下必须随着地下水流动一段时间后才会逐渐形成平稳的砂层,如果这一过程遇到开挖和钻井施工就会遭到破坏,因为在开挖和钻井作用力的影响下,地下水的流动情况变得极度不平稳,对流沙层造成强烈的冲击,致使流沙层失去稳定性严重影响水工建筑施工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产生,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降低施工工程中的地下水位,从而有效降低井管周围崩溃的问题,保证施工排水工作的顺利实施,进而保证水工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常见的人工降水处理办法有井点法和管井法。首先如果土壤的渗透系数小于1时,由于井内积水不多,处于经济效应方面考虑,适合使用井点法进行处理,井点法具体可以分为轻型井点法、电渗井点法和喷射井点法,其中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为轻型井点法,具体操作时使用直径不超过50毫米的无缝钢管将地下水抽出,接着将汇集在无缝钢管中的水流引导至集水箱,最后用水泵统一抽出,使用井点法最深可以将地下三米内的地下水抽出,抽水效果良好。管井法是指在基坑周围,以一定的间距布置若干管井,地下水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会逐渐流入井内,同时每个井管都会配备一台抽水设备,保证基坑不会被降低水面所淹没,井管法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小且土壤渗透系数较大的情况。
2.3 围堰施工及渗漏处理
围岩施工工程主要可以分为土石围岩施工、混凝土围堰施工、浆砌石围堰施工、草土围堰施工以及钢板桩围堰施工等方式,围堰施工根据与水流方向的分布可以分为纵向围堰和横向围堰,混凝土围岩和浆砌石围堰被广泛应用于纵向围堰施工中,以坝轴线位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这种围堰是横向围堰方式。
3 水工建筑工程排水施工的几大注意事项
3.1 集水井施工要点分析
合理设置集水井,要以水泵运行状况为基准,分析该设备10~15min的出水量,施工所得集水井容量与之一致。在工程许可条件下,可以扩大集水井,实际深度要与水泵性能相适应,形成的排水水面必须控制在基坑工作面高度以下。施工龙沟时不可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有必要设置纵坡以起到渗水集中的效果,分析纵坡与渗水情况,以此为指导确定合适的龙沟断面形式。基坑放样建立在实际排水状况基础上,有必要扩大基坑范围。注重井径与管径的选择,二者之间要形成环状间隙,为滤料填充提供空间,通过阻砂透水的方式增强水的洁净度。管径处于正常抽水状态时,严格控制水位降深,需遵循不超过首个过滤器高度的原则,否则会受到过滤罐缠丝现象的影响,引发氧化损坏现象,最终带来涌砂问题。
在展开井管施工时,要保障滤水管处于孔中心位置,若出现偏向一面的现象,会抑制过滤效果,引发涌砂等工程问题。出于提升排水沟通畅性的目的,应安排专员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定期清理与维护,分析含水层特性以及钻进状况,全方位做好洗井工作,基于空压机振荡方式深度清洁,将残留在管内的沉淀物质清理干净。
3.2 动力设备与备用水泵的配备
为保障排水工程的稳定运行,必须增设动力设备与备用水泵,这点在水利工程基坑排水难度偏大时尤为适用。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在动力设备与备用水泵的共同辅助下可以持续展开施工作业,不会对施工进度造成过多影响。
结束语
水工建筑工程施工复杂度较高,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给施工创设稳定环境,排水作业必不可少。但在实际施工中,不同的水工建筑项目所提出的排水要求不同,加之所在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对应的排水施工方法自然要做出调整。因此,工程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确定合适的方法,保障排水施工效果,以便增强水工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浅谈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22):307-308.
[2]冉刚.分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方法[J].低碳世界,2019(04):86-87.
[3]许艳婷,赵秋云.浅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3).
[4]陈俊华.水工建筑防渗堵漏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