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盆地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发表时间:2020/3/16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作者:辛龙 董婷 宋慧莹 熊维
[导读] 摘要:突泉盆地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之间,发育大面积分布的中、晚侏罗世多套火山岩,通过对常规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测井资料分析结合地质录井对本地区火山岩岩性进行分析,探索盆地上古生界、中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含油气情况,为盆地下一步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山东东营  257096
        摘要:突泉盆地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之间,发育大面积分布的中、晚侏罗世多套火山岩,通过对常规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测井资料分析结合地质录井对本地区火山岩岩性进行分析,探索盆地上古生界、中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含油气情况,为盆地下一步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常规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岩性分析
        引言
        突泉盆地面积为2160km2,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之间,呈NNE-NE向展布。其西侧为大兴安岭东麓,属中低山区,再往西为大兴安岭主峰地区,其东侧为丘陵区,再往东进入平原地区。
        东西向构造主要发育在晚古生代地层中,尤其是东西向褶皱构造均发育在上二叠统林西组中,东西向构造形迹普遍遭到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破坏,东西向构造被多次改造,致使东西形迹连续性较差。北东、北西向构造在本区较为发育,其构造形迹遍布全区,地质体无论老新均遭其切割,山脉、河谷的展布均受其影响。盆地区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
        突泉盆地的两套烃源岩中,红旗组泥岩沉积厚度大、且具有一定空间展布规模,泥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有机质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具备良好生烃物质基础;万宝组暗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也具有一定生烃潜力。储层方面,红旗组和万宝组砾岩、含砾砂岩等可作为较好的储层。封盖条件方面,突泉盆地煤系地层中发育泥岩段,为该区各个层位提供了多个封盖层或隔层;大面积分布的中、晚侏罗世多套火山岩组合,形成了厚层油气封盖或隔挡,可油气运移和聚集能够起到很大程度限制作用。
        1火山岩岩性分析
        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制作的测井数据交会图是识别含油气盆地内火山岩岩性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是把两种测井数据在平面图上交会,根据交会点的坐标定出所求参数的数值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在交会图上能直观的看出各种岩性的分界和分布的区域,能比较直观的识别火山岩。
        通过对火山岩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作为火山岩分类指标的二氧化硅(SiO2)含量与钾(K)含量有很强的相关性,SiO2含量高则钾含量高,钍含量从酸性岩石向超基性岩石减少,而自然伽马测井测量的是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总含量,一般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逐渐升高,另一个指示岩性的光电吸收截面指数,一般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逐渐降低。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钍三条测井曲线的交会图可以区分之。
        利用自然伽马能谱交会图识别火山岩时,GR-Th交会图效果好,Pe-Th效果次之,交会图版可以分成四个区:基性岩性区、中性岩性区、中性向酸性过渡岩性区、酸性岩性区。
        GR-Th、Pe-Th交会图显示,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显示为基性火山岩特征,辉长斑岩为中性火山岩特征,喷发相的凝灰岩受母岩影响变化,分为基性、酸性两种(图1-1、图1-2)。
         
        图1-1  GR-Th交会图          图1-2  Pe-Th交会图
        2火山岩岩性识别
        盆地火山岩主要有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斑岩、花岗斑岩和凝灰岩及其过渡岩类。测井数据交会图法是识别火山岩岩性的简单而有效地办法。它是把两种测井数据在平面图上交会,根据交汇点的坐标定出所求参数的数值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在交会图上能直观地看出各种岩性的分界和分布的区域,能比较直观地识别火山岩(图2-2、图2-3)
         
        图2-2  CNL-DEN交会图      图2-3  AC-CNL交会图
        图2-4为GR-RD交会图版,从图中显示,闪长岩、安山岩、玄武岩、花岗斑岩测井响应特征为低伽马,高电阻率,辉长斑岩的岩性特征为伽马值中等、高电阻率,凝灰岩有两种:一种母岩为基性火山岩,表现为低自然伽马、高电阻率,一种母岩为酸性火山岩,高伽马、低电阻率数值。
       
        图2-4  GR-RD交会图
        3结论与认识
        通过岩心资料分析突泉盆地发育成熟火山岩,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辉长斑岩、花岗斑岩和凝灰岩及其过渡岩类。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及自然伽马能谱资料,利用测井数据交会图法能简单有效识别火山岩岩性,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探和储层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代诗华,罗兴平,王军,姜淑云.火山岩储集层测井响应与解释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1998年06期
        [2]黄隆基,范宜仁.火山岩测井评价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J];测井技术;1997年05期
        [3]邱家骧.火山特征与火山岩命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孔令福.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