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择取30例社区残疾人,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心理康复,研究组(15例)在心理康复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得分结果来看,干预前两组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偏执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偏执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可使残疾人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
残疾人因生理条件特殊,所以相比于正常人情绪更敏感,同时也更加容易受到心理伤害,所以对于残疾人来说,心理康复非常重要,不仅可促进其身体功能恢复,还可以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心理状况得到改善,以良好状态参与社会生活[1-2]。本文分析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择取30例社区残疾人,所选残疾人均为上肢残疾,年龄在18岁以上,排除重度残疾、长期卧床、意识不清楚、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残疾人,对于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知晓且同意参与,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15例)残疾人中,男10例,女5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8-67(55.18±12.52)岁,文化程度:9例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及以上;研究组(15例)残疾人中,男11例,女4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6-68(55.22±12.39)岁,文化程度:10例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及以上;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分析,组间并未发现统计意义,因此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心理康复,根据《国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关于残疾人管理标准开展心理康复治疗,涉及到健康体检、家庭访视以及健康教育等内容。研究组(15例)在心理康复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①计划。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予以综合评估,对其心理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其心理康复需求,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解,与残疾人直接沟通,以心理康复阶段和个体化差异,对每位残疾人的康复目标进行确定,使其心理平衡得以维护,帮助其治疗心理疾病,使其心理健康得以恢复。②实施。按照季度向残疾人发放相关健康宣传手册,使其自我情感认知提高,让其感受到社区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注。同时每季度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解决残疾人共存的心理问题,利用心理学知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使残疾人心理素质得到提升。若残疾人心理障碍明显或有心理咨询需求,则给予一对一心理辅导,使其正确对待心理问题,使其自信心提高。每月组织残疾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设置残疾人心理咨询门诊,为其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每月进入残疾人家庭中,给予其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心态改变。③检查。每季度由心理康复服务小组人员自行检查各项康复措施落实情况,再由部门对小组工作质量开展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检查。④处理。分析和评估小组自查以及部门检查结果,总结共性问题,总结经验,调整工作质量标准,改善流程,进入下一个循环。
1.3临床观察指标
SCL-90评分:涉及到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偏执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评分越高心理健康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从SCL-90得分结果来看,干预前两组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偏执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偏执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不仅注重其心理健康,而且事实家庭干预,使其心理困惑得以解答,使家属情感表达得到改善,为残疾人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康复有利[3-4]。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使心理康复更加规范,通过评估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心理康复需求进行了解,并根据个体化差异,对其心理康复目标予以确定,进而形成合理化、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方法及内容,并逐步落实,另外对各项心理康复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调整和改进,进入下一循环[5]。相比于常规管理,PDCA循环管理法更具系统化以及规范化特点,工作时间、内容很少受到个人素质影响[6]。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改进了心理康复工作,以便于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康复服务,使残疾人心理健康得到提升。
结语:
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可使残疾人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肖新兰.基于PDCA循环的问题发现与解决[J].江苏科技信息,2017,01(17):19-21.
[2]彭远兰,简伟,甄真, 等.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运用[J].医药前沿,2018,08(18):351.
[3]王哲敏,王颖,陈芳.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09):838-840,858.
[4]马丽波,马丽丽,高洁,etal.PDCA循环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2(05):1086-1088.
[5]王欢,赵俐杰,张会君,etal.基于PDCA循环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04):91-94.
[6]周海龙.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投诉管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01(09):894-897.